早期症状似感冒,婴幼儿风险最高,冬春季节警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高发

2025-04-03 16:43:50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早期症状似感冒,婴幼儿风险最高,冬春季节警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高发

阳江新闻网

随着冬春季节的到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进入高发期。市人民医院医生特别提醒,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超过10%,且易留下严重后遗症,需引起高度重视。

流脑高发与季节和环境密切相关

医生介绍,流脑的高发与冬春季节的天气特点密切相关。寒冷干燥的气候、室内通风不良以及人员密集等因素,都为流脑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流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原体可随飞沫进入空气,被他人吸入后感染。此外,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播,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

婴幼儿为高风险人群,早期症状易与感冒混淆

近年来,我国流脑病例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下人群,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风险最高。医生解释,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流脑。此外,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咽痛等,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医生强调,流脑的可怕之处在于其进展迅速,可能在数小时内从轻微症状发展为严重病症。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部僵硬、皮肤瘀点或瘀斑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流脑危害严重,后遗症影响终生

流脑不仅起病急、进展快,其危害也极为严重。监测数据显示,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1/3的感染者终生伴有神经系统损害相关的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视力下降、听力受损、运动能力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科学预防流脑,接种疫苗是关键

面对流脑的高发风险,医生强调,科学预防是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接种疫苗: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推广的流脑疫苗包括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结合疫苗,家长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为孩子接种。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此外,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挡,避免飞沫传播。

3.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在人员密集场所,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4.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5.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疑似流脑症状,尤其是婴幼儿和青少年,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社会共同参与,筑牢流脑防控防线

医生呼吁,流脑的防控不仅是医疗机构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学校和幼儿园应加强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家长应提高警惕,了解流脑的相关知识,为孩子提供科学的防护。此外,公众应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共同筑牢流脑防控的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