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畔寻古意帝都城中探史踪
2025-03-31 19:54:22 来源:阳江日报

留存着无数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

洛水之畔寻古意帝都城中探史踪
阳江日报

龙门石窟内西山石窟全景。

在泛黄书页的幽微墨香间,于斑驳历史的残章断简中,洛阳之名,恰似被时光洪流反复砥砺的赤金,于岁月的摩挲下愈发滚烫。洛阳古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十三朝古都,从华夏初始便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会,这里留存着无数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

怀揣着对悠悠往昔的万千遐想,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强烈向往,在一个周末,我从学校出发乘坐高铁,一个小时后便踏上了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古老土地,开启了一场寻梦之旅。

■ 文/图  黄朝晖

龙门石窟,梵音镂刻的岁月传奇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以其雄浑山色为笺,借盛唐之手,用斧凿作笔,将悠悠梵音镂刻进石壁。刚踏入龙门石窟,伊河的潺潺流水声便悠悠传来,似在轻声诉说着这里千年的故事。河水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两山之间,倒映着天光云影与两岸峭壁上密密麻麻的石窟,那些石窟,就像是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宝库,一尊尊佛像从中诞生,每一尊都是时光与信仰交织的传奇。沿着伊河漫步,不知不觉来到卢舍那大佛面前。大佛嘴角那一抹浅笑,恰似春日里最柔和的微风,轻轻拂过心间,所有的尘世纷扰都在这一瞬间消散。在大佛的凝视下,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千年前工匠们在石壁前挥汗如雨,他们手中的凿子与锤子,一下又一下,将心中的信仰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深深地刻进了这坚硬的石壁之中。

双馆探秘,历史的正影与幽光

应天门。

洛阳天堂。

带着对龙门石窟的震撼与回味,我走进了洛阳博物馆与古墓博物馆,探寻历史的正影与幽光。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沧桑,自然也留存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堪称地市级博物馆中的“天花板”。它宛如一座浩瀚的历史星河,汇聚着无数熠熠生辉的珍宝,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步入馆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旧石器时代的石斧虽显粗糙,却敲开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之门;商周青铜器以其威严庄重的姿态,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权力与信仰;汉唐金银器的华丽夺目,彰显着盛世的繁荣与昌盛;唐三彩的绚丽多彩,勾勒出彼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图景。这里的镇馆之宝,更是魅力非凡。唐三彩黑釉马,如黑色的闪电,身姿矫健,气势如虹,奔腾在历史的跑道上;曹魏白玉杯,似皎洁的月光,纯净无瑕,线条流畅,流淌着魏晋的清雅之风;兽面纹铜方鼎,像威严的王者,庄重肃穆,纹饰精美,彰显着西周的雄浑气魄;东汉石辟邪,若无畏的勇士,昂首阔步,气势磅礴,守护着岁月的沧桑变迁;金丝楠木佛塔,犹如神秘的宫殿,精雕细琢,巧夺天工,散发着宗教的神圣光辉;北魏泥塑佛面像,如慈悲的使者,面容祥和,微笑千年,传递着信仰的力量。在这里,洛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华与变迁被生动呈现。凝视这些文物,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让人沉醉在这座博物馆所蕴含的无尽魅力之中。

从洛阳博物馆走出,历史长河的波澜仍在心间翻涌。对历史的眷恋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我满怀探索的热情,即刻奔赴古墓博物馆。洛阳北邙山及其周边区域,自古便流传着“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说法,历代古墓星罗棋布地葬在这里。正是基于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洛阳古墓博物馆应运而生——它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风格别致,独具一格。所收纳的古墓,年代跨度悠长,类型丰富多样,数量更是数不胜数,承载着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果说洛阳博物馆是历史正面的展示,以琳琅满目的丰富文物尽显往昔辉煌,那么古墓博物馆则宛如历史隐秘的背面,神秘而深邃,好似一条连接生死的通道。

踏入古墓博物馆的那一刻,一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其中又夹杂着独特的静谧,刹那间便将人拉回往昔岁月。这里的古墓,有的古朴庄重,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有的构造精巧,展现出古人卓越的智慧;有的壁画精美,宛如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瑰丽画卷。这些壁画笔触细腻入微,生动地勾勒出墓主生前奢华至极的生活场景。盛大奢靡的宴饮场面、精致典雅的日常起居,无一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曾经的繁华盛景;与此同时,这些壁画还承载着墓主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憧憬,寄托着他们对永恒安宁的深切祈愿。那些精美的石刻雕像,仿若栩栩如生的忠诚卫士,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忠贞不渝地默默守护着沉睡于此的灵魂,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尤为奇特的是,这里还有防盗墓的巧妙设计。镇墓俑看似双手空空,然而在墙上的影子里,却分明握着一把利剑。试想,倘若盗墓贼贸然闯入,在那微弱灯光的映照下,这一幕定会令人毛骨悚然。

置身于古墓博物馆,对于年少的我来说,思考更多的是生命与死亡。在这里,每一块古老的砖石、每一幅精美的壁画、每一尊庄严的雕像,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一个个或传奇跌宕、或质朴平实的故事,让人深深体悟到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也正因如此,我对死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死亡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生命存亡与记忆轮回的必然历程。而墓葬,无疑是沟通生与死的神秘桥梁,承载着往昔的记忆,连接着无尽的时空。

洛邑风华,重现市井旧梦

丽景门下的摊位。

告别古墓博物馆那神秘幽深的世界,我满怀期待地迈向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丽景门。丽景门始建于金代,历经岁月洗礼,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登上丽景门城楼,举目俯瞰,蜿蜒曲折的古街映入眼帘,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飞檐斗拱精巧别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丽景门下的唐三彩博物馆格外引人注目,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唐三彩制品,彰显着洛阳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街头摊位上,小巧玲珑的唐三彩小马憨态可掬,鲜艳娇美的牡丹花娇艳欲滴,还有散发着浓郁花香与麦香的牡丹饼,吸引着往来游客纷纷驻足挑选。街头巷尾,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清脆悦耳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充满蓬勃生活气息的美妙乐章。

沿着青石板路信步而下,不经意间,我已来到应天门。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在隋代称则天门,神龙元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这里曾是帝王举行盛大典礼的圣地,是万国来朝的见证之所。这座曾见证大唐盛世辉煌的巍峨建筑,与丽景门那古朴的市井韵味截然不同,它宛如一位威严的帝王,浑身散发着帝王的威严与国家的荣耀。那高耸入云的城楼、宽阔宏大的广场,无声地彰显着大唐雄浑磅礴的气魄与开放包容的胸怀。站在应天门下,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当年的盛景:城楼上彩旗猎猎飘扬,广场上钟鼓齐鸣震天,各国使者身着各具特色的服装纷至沓来,身着华丽服饰的帝王将相气宇轩昂,婀娜多姿的宫女嫔妃仪态万方,往来穿梭,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带着对大唐盛世那无尽的遐想,我踏入了天堂、明堂。天堂、明堂是武则天时期所建的重要建筑,其中天堂是武则天礼佛的圣地,高约150米,高耸入云,内部供奉着巨大庄严的佛像,香烟袅袅升腾,氛围庄严肃穆,仿佛是连接人间与佛国的神圣通道。明堂即万象神宫,是举行重大朝会、祭祀等活动的重要场所,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绝伦,雕梁画栋间尽显皇家的奢华气派。走进天堂、明堂,刹那间,我仿若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时代,目睹了武则天临朝称制时那威严庄重的场景,深切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雄浑气魄。

水席珍馐,品味洛城滋味

洛阳特色美食糊涂面和浆面条。

在洛城的街巷中漫步许久,味蕾也开始期待一场独特的盛宴。寻到一家小店,点上一碗糊涂面或是浆面条。当热气腾腾的面被端上桌,醇厚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面条筋道,在浓稠的汤汁中翻滚,青菜与豆芽嫩绿欲滴,为这碗平凡的面增添了几分生机。轻啜一口汤汁,家的温暖在舌尖上散开,这碗糊涂面,就像是洛城生活的缩影,质朴却充满了温情,让人在平凡中品味到生活的本真与美好。而洛阳水席,则是一场更为华丽的美食交响。从充满诗意的牡丹燕菜开始,萝卜丝被雕琢成娇艳的牡丹模样,色香味俱全,入口即化,汤汁鲜美,仿佛将春天的芬芳融入了美食之中,让人不禁联想到洛阳春日里牡丹盛开的繁花盛景。紧接着是连汤肉片,鲜嫩的肉片在酸辣可口的汤汁中翻滚,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增。一道道菜肴依次登场,每一道都承载着洛阳的饮食文化与历史传承,就像是从洛城的古迹、街巷中流淌出来的美味诗篇,让味蕾在舌尖上尽情舞动,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在美食的滋养下愈发深沉。

洛阳之行,如梦如幻,如诗如歌。这座千年古都,用它的厚重历史、独特文化和诱人美食,为我编织了一场难忘的绮梦。两天后,当我离开时,心中满是眷恋,期待着下一次与这座古都的重逢,再次沉醉在它的古韵长歌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