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水镇旗鼓村1200余亩菊花飘香迎来采摘旺季

一天可采收80万枝菊花销往各地

2025-03-31 09:03:51 来源:阳江日报

一天可采收80万枝菊花销往各地

潭水镇旗鼓村1200余亩菊花飘香迎来采摘旺季

一天可采收80万枝菊花销往各地

阳江日报

旗鼓村花农在采收菊花。 陈建华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清明节将至,菊花应节采摘。3月28日,记者驱车来到阳春市潭水镇旗鼓村,看到乡道两侧田垄间白菊若雪、黄菊灿金,菊香随风漫溢。近处花农在花浪间躬身俯首采收,装满鲜菊的运输车在乡道上往来穿梭,鲜活而丰饶的场景有如一幅流动的春日菊景图。

走进旗鼓村鱼田自然村,花农谢何生正背着竹篓,指尖翻飞,熟练地摘下一株株菊花,再将一筐筐鲜菊捆装成束,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这批菊花得赶快打包、加工,赶在日落前发货,明天就能出现在广州岭南花卉市场,然后分销至全国各地。”谢何生说,今年菊花长势喜人,每亩可采收超5万枝菊花,收购价从去年每枝0.1元涨至0.5元,他种植的20亩菊花年收成超百万枝,预计年产值近30万元。

谢何生和菊花打了15年交道。凭借着种植菊花,他和家人从土坯房搬进了小洋楼,其间他也经历过行业跌宕。去年全国菊花供过于求,价格一度探底。此外,每年春节前后是螨类虫害侵蚀菊花的高峰期,谢何生还面临着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近年来,旗鼓村委会多次组织种植培训,从选种到采销全流程‘把脉开方’。我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了科学施肥措施,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概率。”谢何生说。他新引进了珍珠白、清新黄等菊花品种,种出的菊花花型饱满、色泽纯净,赢得了市场青睐。尝到了甜头,谢何生正筹划建立冷库,探索在低温环境下杀灭病虫害,同时破解储运难题,助力“旗鼓菊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2月进入采摘期起,全村每天可以采摘并销售80万枝菊花。”旗鼓村党总支书记黄波介绍,该村种植菊花的历史悠久,主要生产观赏性菊花,已建立起种植、运输、销售的产业链。目前,全村菊花种植面积1200余亩,种植菊花的农户有130户,年产值超3000万元,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

在旗鼓村坡仔头自然村,曾在佛山务工的85后吴晓看中了菊花种植产业的潜力,于2020年返乡创业。“我在村中种植了12亩菊花,亩产量4万余枝,并采用了‘花稻轮作’的模式,行情好时收益可观,但也存在市场风险。”吴晓说,他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模式,容易受天气波动、技术短板、物流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因此,他期盼学习到更多花种培育、田间管理等技术,向国际市场进军。

田埂上,鱼田村村民小组长谢绍成也说出了现存的产业链难题:“现在花农们都是零散种植,产品多处于产业链条末端,附加值不高。”

如何发展“花样经济”?黄波表示,旗鼓村正与一家中山市的公司洽谈,计划引种可食用的菊花,由该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并在村中推广“公司+农户”的形式,为花农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机械化设备租赁等服务。该村还打算整合土地资源打造菊花观光基地,推动农业资源、文化优势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菊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