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强助推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

阳江日报评论员

2025-03-29 09:30:23 来源:阳江日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年大计在教育。昨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我们要以这次大会为新号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

以教育之强助推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

阳江日报评论员

阳江日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年大计在教育。昨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我们要以这次大会为新号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阳江历来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虽然地处欠发达地区,但对教育的投入从不缺位。近五年,全市投入43.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12.3万个,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付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建设教育强市,阳江依然任重道远。这次大会印发了《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和《202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落实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教育强市建设实施的路径和目标,我们要以此为行动书和路线图,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城市软实力、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教资源布局、人才规模层次,建设教育强市是提升阳江城市发展能级的坚实根基。只有办好优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进而提升阳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持续增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我市正加快打造具有阳江特色的“4+4+X”产业体系。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而教育则是人才和科技的基础性工程,是发展的“总前提”。

阳江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城市,高校资源相对较少,基础教育亟待提质,招引高层次人才难度较大、数量不足,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弥补短板。要通过建设教育强市,不断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让教育的服务力、支撑力、贡献力更加彰显。具体而言,阳江要重点解决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同时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目前,阳江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近60万人,牵动数十万个家庭、上百万人的殷切期望,关系广大父老乡亲福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有学上”的问题已全面解决,“上好学”的希望则日益强烈。要优化城乡和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是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和意义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强师重教,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用力,不断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动力。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紧密衔接的育人全链条,推动阳江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让孩子们有更多接受良好教育、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要以阳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教育之强赋能科技之强、成就人才之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阳江实践提供人才保障和高水平智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