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科技的生产车间没有密集的流水线工人,取而代之的是高效运转的自动化设备。 袁荣泽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天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骄科技”)的生产车间看到,20多台注塑机同时运作,将金属粉末精准注入模具,美容钳、工具钳等产品迅速成型;在脱脂烧结一体机旁,技术人员正通过电子屏幕监控生产数据,机械臂把模具轻放在传送带上进行高脱脂和高温烧结……与传统的流水线不同,这里没有密集的流水线工人,取而代之的是高效运转的自动化设备。“今年我们自主研发了自动化摆盘机,可以自动识别零件并进行摆放,一台设备的效率相当于3名老师傅。”该公司总经理莫仕栋说。
这种高效生产的背后,是该公司专注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的生动体现。
莫仕栋回忆道,长期以来,阳江五金企业的高端金属粉末长期依赖进口,关键设备被国外垄断。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莫仕栋结识了华为下属供应商的研发团队,经过深入调研,他决定将粉末冶金技术作为突破口。
说干就干,2017年,天骄科技正式立项研究粉末冶金技术,并于2020年应用于传统五金制造中。“粉末冶金技术就像我们阳江炒米饼的制作,将金属粉末、黏结剂等‘配料’混合注射成型后,经过脱脂和烧结,生产的成品具有无废料、复杂结构一体成形、表面光滑、高精度等优势。”莫仕栋介绍,在传统五金刀剪工艺流程中,“炼”成一把好刀,需要经过30多道工序,而这项技术优化了焊接、水磨、抛光等工序,将锻造一把刀的流程缩减为八道工序;即使是结构复杂的零配件,也能一次性成型。
如今,天骄科技运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的高精度、高强度的五金制品,广泛应用于军工制造、航空材料、精密医疗器材等高端领域,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它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让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在全球高端制造领域崭露头角,在高端材料与精密零部件领域闯出了一条创新突围之路。
然而,莫仕栋并未满足于“单点突破”的阶段性成果,而是把目光投向整条生产线的“大脑升级”。他表示,目前公司在原有一体机器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设备力量,自主研发了新一代脱脂烧结一体化设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精密程度,预计投入使用后产量将翻倍。
“我们要把生产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莫仕栋说,天骄科技成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阳江市天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天骄商学院等科研创新人才平台,并与广东海洋大学联合共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起人才培养和行业技术共享的平台。
“我是一名揭阳人,天骄科技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让我决心留在阳江,攻关更高端的材料研发技术。”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的实验室助理王文杰表示,他正在研发聚碳硅烷、硝酸铜等新材料,并致力于把新工艺应用到生产线上。
在营销模式方面,天骄科技积极拥抱新媒体变革,助力粉末冶金技术“出海”。“近期我们承接了高尔夫球杆和卫浴产品项目,粉末冶金技术解决了项目产品结构复杂、高硬度等需求,有效帮助客户降本增效。”莫仕栋说,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宣传,这项技术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客商前来洽谈合作,订单已排至今年10月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莫仕栋多次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案例研讨等活动,带领同行企业共同成长,助推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同时,莫仕栋对企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他们计划在珠三角城市建立研发中心,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核心研发团队。
莫仕栋表示,依托粉末冶金技术优势,他们将在品牌建设与全球布局上发力,持续深耕跨境电商领域,从半成品制造转向终端产品开发,通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和创立自主品牌,让“黑灯工厂”成为现实,最终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