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生态游,“撒欢”莫“撒野”

王欣

2025-07-17 09:39:06 来源:阳江日报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各生态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游客尽情享受“诗与远方”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游客破坏生态的“撒野”行为频现。前不久,在内蒙古赤峰市大青山高寒草甸上,某户外团队在草甸上挖设沟渠、铺

暑期生态游,“撒欢”莫“撒野”

王欣

阳江日报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各生态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游客尽情享受“诗与远方”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游客破坏生态的“撒野”行为频现。前不久,在内蒙古赤峰市大青山高寒草甸上,某户外团队在草甸上挖设沟渠、铺锡纸烧烤;在新疆赛里木湖景区,有人驾车在湖畔天然草场肆意漂移甩尾,持续近40分钟;在西藏嘎瓦龙雪山一处网红打卡地,遍地垃圾堆积如山,有的游客甚至将火锅底料汤底倒在雪山上,圣洁的生态美景被垃圾和污渍所玷污。

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此类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少数游客心存侥幸,“爽玩一次”不会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严惩。另一方面,景区监管难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一些游客钻空子,在监管盲区无所顾忌。然而,此类现象一再发生,窃以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利剑高悬缺乏震慑,利剑出鞘缺少狠劲。

比如这次大青山高寒草甸挖设沟渠、铺锡纸烧烤事件,涉事团队虽在事发后进行了回填等措施,相关部门鉴于其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然而,回填仅是“亡羊补牢”的补救性措施。有生态学者担心: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1平方米的损伤就像在人体动脉上划开伤口,极可能引发系统性崩塌。

遏制生态旅游破坏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使广大游客敬畏自然、呵护生态,笔者建议,首先,应明确生态游开发、运营、管理以及游客行为的规范准则,建立健全更严苛的生态游法律法规。针对不同类型生态景区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禁止行为清单、更加严厉的惩戒条款,防范因为无法可依或者相关罚则过于松软,导致惩戒力度不够,让违法者无所畏惧。

其次,要构建多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法律执行力度。生态游破坏行为往往涉及环境、旅游、林业、公安等多个部门职责,应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队伍,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

第三,要综合利用人防加技防等措施,全面提升日常监管能力。景区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安装监控摄像头、运用无人机巡查、红外热成像等,提高监管效率,减少监管盲区。同时,还要鼓励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监督,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享受生态游带来的美好体验时,每个人都应自觉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让诗与远方真正成为可持续的美好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