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秋景、享微游、品秋味……秋日新玩法让旅途洒满惊喜
2025-09-12 09:34:06 来源:阳江日报

秋风掠过枝头,把城市与乡野染成了暖色调。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秋季旅游玩法更加丰富多样,融合了自然体验、文化艺术与美食探索等元素,正以“别样”姿态圈粉无数。

追秋景、享微游、品秋味……秋日新玩法让旅途洒满惊喜
阳江日报

师傅在晾晒场晒腊味。

晚上,市民在公园里乐享悠闲时光。

市民在鸳鸯湖公园游玩。 关巧明 摄

秋风掠过枝头,把城市与乡野染成了暖色调。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秋季旅游玩法更加丰富多样,融合了自然体验、文化艺术与美食探索等元素,正以“别样”姿态圈粉无数。越来越多游客跳出“长途跋涉看风景”的模式,或是扎进近郊山林沉浸式追秋,或是在城市街巷里寻一场微旅行,再或是循着烟火气尝一口秋味,这些接地气的新玩法,让秋日旅游少了赶路的匆忙,多了与季节贴得更近的惬意,游客可在不经意间撞见独属秋日的惊喜。

■ 文/ 阳江日报记者  王勇明

沉浸式追秋,邂逅山水田园间的“诗与远方”

  “看,那片金黄的银杏树叶,像被秋阳烘透了似的。”近日,市民陈虹铮去北京追秋,体验了一番层林尽染的诗意美景,作为一名艺术生,她带上了速写本,用画笔记录着旅途中的秋景。和往年“沿着街道匆匆拍几张照就走”不同,她这次特意订了街道边的民宿,不赶景点,就守着一窗山色。

“以前总说‘赏秋’,其实是‘路过秋’。午后坐在民宿楼下,一边观看北京秋景,一边品尝咖啡,好不惬意。”陈虹铮翻开手中的速写本,本子里画了在老街漫步的猫,街道一大片金灿灿而又层次分明的银杏树叶,还有傍晚空中染着粉紫的晚霞,“北京的秋天很美,我打卡了地坛公园、东四胡同、北锣鼓巷等景点,这里的秋天安静又美好,一路都让我感觉很舒心。”

近日,我市多地乡间道路上兴起骑行热潮,众多骑行爱好者纷纷踏上“追秋”之旅,用车轮丈量田野风光,在运动中感受秋日乡村的独特魅力。“平时在城市里上班压力大,与骑友来乡村骑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秋日美景,感觉所有疲惫都被治愈了。”市民林晓君表示,这样的追秋方式,让她与秋天有了“零距离”的亲近。

秋日乡间骑行,不仅是一次运动之旅,更是一场与自然对话、感受乡村变迁的奇妙旅程,让更多人在慢下来的时光里,邂逅秋日里的诗与远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阳江多地对乡间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平整的沥青路、清晰的路标和完善的休息驿站,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沿途的农家乐、采摘园也成为骑行途中的“打卡点”,骑行者们可以随时停下,品尝农家菜、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秋日乡村的烟火气息。

“沉浸式追秋,追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我市旅游从业者林杜锦表示,如今越来越多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旅游,而是希望深度融入自然与当地生活,在山水田园间感受季节的更迭,收获属于自己的秋日浪漫。随着秋意渐浓,各旅行社还将推出更多特色体验活动,让游客在与秋天的邂逅中,留下难忘的时光记忆。

城市微旅行,感受文艺与烟火气的碰撞

不用驱车远行,阳江的镇街里也藏着鲜活的秋。江城区埠场镇一家藏在乡路边的茶艺空间最近在本地社交圈传得很火。从种满绿植的小巷走起,路过被时光雕刻过的老砖墙,拐进藏在一片绿意中的茶室,城市的喧嚣仿佛瞬间被隔在身后。在这里,泡上一壶清茶,茶香袅袅中,听风掠过树梢,看云卷风舒,尽情地感受秋日里的美妙光影。“这次探店让我有了久违的惊喜,在距离市区十几公里的茶室,我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秋日里的好风景。”市民谢女士表示,放慢脚步,来一场城市微旅行,穿梭于城市的街巷角落,在文艺小店与人间烟火气中,感受家门口秋日的独特韵味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市区一家藏在巷尾的独立书店里,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旧书,窗台边的玫瑰迎着阳光绽放,几位读者静坐窗边,一边翻阅书籍,一边享受秋日的静谧。“以前总想着去远方旅行,没想到家门口的小巷藏着这么多惊喜。”市民伍文静表示,她每周都会抽半天时间,来书店阅读书籍,累了就点上一杯提神醒脑的美式咖啡,感受秋日文艺氛围带来的治愈。

秋日,阳东塘坪北甘村还是一片柔绿未退,但天气已变得十分凉爽,微风拂过,树叶沙沙,让人心旷神怡。游客们在绿水青山间烧烤玩乐,孩子们嬉笑着在草地上奔跑,疲乏了便钻进帐篷,大人则在篷外休憩谈天。“以前大家都喜欢跑外地‘看人头’,现在选择在本地来一场微度假,正是都市人心中向往的极致秋日浪漫。短途驱车,亲子露营野炊搞起来,开启一段与自然对话的休闲时光,岂不美哉。”游客王先生说。

傍晚时分,城市的文艺与烟火气愈发交融。在市区鸳鸯湖公园,街头歌手弹着吉他唱起民谣,歌声伴着秋风飘向远处;不远处的小吃街上,热气腾腾的烤红薯、香气扑鼻的糖炒栗子吸引着食客,大家捧着热乎的食物,沿着河边散步,任秋日晚风拂面,惬意悠然。该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天气逐渐凉爽,人流量相较以往有所增多,不少年轻人还会约上朋友,在公园打卡拍照,记录充满烟火气的秋日瞬间。

舌尖的触碰,探寻丰收的滋味与秋日印记

秋日的热闹,一半在舌尖。阳江的山海田畴间满是丰收的喜悦,这份喜悦顺着田间地头的脉络,最终汇聚成餐桌上最鲜美的秋日滋味。走进阳江的乡镇与市集,指尖触碰到的是饱满的果实,舌尖尝到的是自然的馈赠,每一口都是这座滨海城市独有的秋日印记。

作为阳江腊味的代表,腊肠、腊肉、腊鸭等新洲腊味不仅是当地人家餐桌上的秋日常客,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味觉记忆,将秋日的丰盈与鲜美,封存在肥瘦相间的肉脯里。走进新洲镇一间腊味工厂,老师傅们选用当地散养土猪的后腿肉与五花肉,按比例搭配肥瘦,切成均匀的长条,再用海盐、白糖、料酒和秘制香料反复揉搓。腌制好的肉条需静置数小时,让香料充分渗透肌理。待腌肉吸足味道,上架晒制7到10天,肉条摸起来紧实有弹性,新洲腊肉便算制成。

新洲腊味吃法多样且百搭,最简单的便是清蒸。将腊味切片装盘,上锅蒸15分钟,油脂融化后浸润肉脯,入口咸香,肉质紧实却不柴,咀嚼间满是肉的鲜与香料的醇;与当地新米一起煮饭,腊味的油脂渗入米饭,每一粒米都裹着腊香,一碗正宗新洲腊味饭便能让人吃得满足;还可与菜花、荷兰豆同炒,腊味的咸香搭配蔬菜的清爽,解腻又开胃,是秋日餐桌上的经典搭配。

开渔后,阳江海岸边的渔市更是热闹非凡,为秋日的丰收增添了几分“鲜活”。刚靠岸的渔船里,肥美的膏蟹、鲜活的海虾、饱满的鱿鱼堆成小山。渔民阿婆熟练地将螃蟹洗净,用最朴素的方法放进锅里清蒸,螃蟹肉的鲜甜在舌尖蔓延开来,是阳江人喜爱的秋季美食之一。晾晒场上,一排排鱼干、虾干正在秋风中脱水,阳光将海味浓缩,成为冬日里怀念秋日的“鲜味伏笔”。

阳江的菜市场也成了市民品尝全国秋味的“丰收展厅”。市区银湾肉菜市场的水果摊位上,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四川的软籽石榴、云南的红心猕猴桃一字排开,摊主王大姐的吆喝声透着热闹:“都是刚到的新货,甜美的石榴,香梨水分足,秋天吃正好!”市民张阿姨正在摊位前选购心仪的水果,准备买回家给家人尝尝鲜。她说:“秋梨富含维生素,具有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每当秋梨大规模上市,就知道丰收季到了”。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舌尖的每一次触碰,都是对秋日丰收最直接的致敬。这味道里,有土地的深情,有劳作的踏实,更有阳江人对“丰收”最朴素的幸福感,一口入喉,便读懂了秋天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