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放心。 梁文栋 摄
■ 阳江日报记者/陈子玲
日前,我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完成并投入使用,全面实现对全市777家学校食堂后厨的透明化监管,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的时空限制。
这是我市强化校园餐安全管理的又一有力举措。近年来,我市以“零容忍”态度严抓校园餐安全管理,努力构建“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以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透明的机制,切实压实各方责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六个百分百”严控安全风险
食材是校园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我市坚持源头把控、关口前移,通过建立严格的食材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每天清晨,配送公司将新鲜食材送到阳江三中,学校值班校领导、行政后勤人员负责验收,认真查看食材质量、相关手续,查验无误后才能签收。“查验完食材,当天,值班人员还要陪同学生们吃早、午、晚三餐,及时了解当天食材的情况。”阳江三中总务室主任、食品安全总监林显军介绍,2021年,阳江三中收回食堂经营权,是阳江最早实现学校自营食堂的学校。通过招标,学校由3家公司供应食材,严格审核,优先选择安全健康、性价比高的食材,掌握保障食材安全的主动权。
“严格规范食材溯源管理,要求食堂食材做到票随货到。”阳江一中总务室副主任、食堂主管李健成说,学校食堂要求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的溯源产品报告,以及相关的质量检疫报告。其中,鲜肉类要求提供“三票”,蔬菜类提供供应商农药残留检测报告,大米、食用油、冻品等提供当批次的检验报告。并且,学校食堂每餐每种食材都要留样,低温保存48小时,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溯源。
在阳江,严把食品“第一关”已经成了各学校的共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在食堂公开展示食材样本,每日用图文展示烹饪成品;阳西一中食堂所有食材均配备检测报告及溯源码,扫码即可追溯全链条信息……各个学校纷纷出招,接受学生、家长监督。
“校园餐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存在盲区,部分学校食材缺乏全程溯源机制。”市教育局局长利社会介绍,目前,全市学校百分百食堂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百分百食堂严格执行食材溯源工作制度,百分百食堂选用单价不低于3元的大米,百分百食堂严格把控冷冻食品食材占比低于30%,百分百食堂食材原辅材料等成本不低于总成本(餐费)的70%,百分百食堂落实家长陪餐制度,“六个百分百”新模式全力保障全市50多万名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透明化后厨赢得社会信任
将食品加工过程透明化,可以倒逼学校内部管理自律与规范。我市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将校园食品加工过程从“幕后”推向“台前”,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整改。
“如果工作人员不戴工作帽、口罩,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抓拍、发出警示,并通过短信通知监管人员和学校负责人,由监管人员督促学校整改。”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谢维俭介绍,2021年3月,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市777家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据介绍,“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学校端定期上传食材采购台账、晨检台账、环境卫生台账等数据;监管端可全面查看“源头、过程、末端”的闭环管理数据;公众端对学生家长开放,家长可在该平台查看子女所在学校的饭堂后厨监控情况。
与此同时,我市8家校园食材供应商接入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透明监管向食材供应商环节延伸,通过购销双方在平台公示的食材进销台账记录比对,相互印证,形成溯源闭环,构建从食材配送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
谢维俭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大力倡导校外托管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至今全市88家校外托管机构、10家养老机构已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同时推动全市210家社会餐饮服务经营者加入“后厨直播”行列,并将智慧监管从学校进一步延伸到社会餐饮。
常态化陪餐凝聚家校共识
一粥一饭,承载的不仅是营养与能量,更是教育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教育工作者、家长陪同学生就餐,亲身体验饭菜质量,能直观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最直接有效的现场监督。
“你们觉得学校的饭菜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近日,阳江三中副校长陈碧在饭堂与学生共进午餐,询问一旁的学生。“学校的饭菜很好吃,但感觉宵夜供应时间偏短,晚自修后迟点到食堂,能选择的品种偏少,希望食堂调整一下。”两名学生说出心声。陈碧听后耐心解释,表示将认真考虑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场景,正在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园里上演。我市出台《阳江市学校学生食堂陪餐制度》,每周各班家长代表轮流进校园陪餐,书记、校长及中层干部每周陪餐一次以上,陪餐时向学生及家长了解就餐感受,听取建议,针对相关问题及时跟进并整改。
“作为家委会成员,我来学校食堂吃过多次饭,感觉卫生、味道、营养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我很满意。”阳江三中学生家长敖卓燕笑着告诉记者,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校的每顿饭都没落下,他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可见一斑。
“价格合理、菜类众多、食材新鲜”“学生反映饭菜味道很好”“饭堂经常改进提升,能够接受学生的意见”……在各大学校的食堂陪餐记录表中,不乏家长、学生的留言点赞。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食堂管理者也会及时回应。一粥一饭都倾注了学校满满的爱意和责任,成为连接师生情感、凝聚家校合力的坚实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