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为儿童进行眼底筛查。 妇幼 供图
在儿童眼保健门诊,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视力筛查结果有很多疑惑:“什么是裸眼视力?远视储备是什么?眼轴又是什么?”今天,我们约请了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刘晓从裸眼视力、远视储备、眼轴长度等专业概念入手,系统介绍科学护眼知识,帮助您建立完善的眼保健档案,掌握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
看懂视力“三件套”
●关于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是指不借助任何光学矫正(如眼镜或隐形眼镜)时,眼睛能够清晰分辨物体的能力。通常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测量,以“1.0”(或5.0)作为正常视力的基准值。裸眼视力直接反映眼睛当前的屈光状态和视觉功能,是评估视力健康最直观的指标。当裸眼视力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意味着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关于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是儿童视力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生儿由于眼轴较短,天生具有“生理性远视”,这种远视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最终趋于正视状态。我们把孩子从婴儿时期到14岁前(变成正视状态)的远视状态存量,称为“远视储备”。各年龄段的正常远视储备值大致为:3岁300度,4—5岁200—250度;6—7岁150—200度;8-9岁100-150度;10岁100度;11岁75度;12岁50度。远视储备就像存在“视力银行”里的存款,随着年龄增长,眼轴拉长,相当于远视度数被慢慢消耗掉。当发育完成时,“存款”正好花完就形成正视眼;“存款”透支过度则会形成近视眼。
●关于眼轴长度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前后径的长度,正常成年人的眼轴约为23.4-24毫米。眼轴长度与屈光状态密切相关——眼轴过长会导致近视,过短则导致远视。研究表明,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对于儿童来说,眼轴会随生长发育自然增长,但如果增长过快,远视储备就会提前耗尽,导致近视提前发生。因此,监测眼轴变化是预测近视风险的重要指标。
上述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远视储备反映了眼睛对抗近视的“缓冲能力”;眼轴增长速度决定了远视储备消耗的快慢;而裸眼视力则是最终表现出来的视觉功能状态。
十四岁定型关键期
儿童视力发育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生儿眼轴平均只有16-17.3毫米,具有较高的生理性远视度数。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变长,远视度数自然减少,这一“正视化过程”一般在14岁左右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远视储备被过早消耗,孩子就会提前进入近视状态。
远视储备过早消耗的危害不容忽视。研究显示,过早近视的孩子未来发展为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风险显著增加。而高度近视不仅意味着要戴更厚的镜片,还可能伴随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对视力造成不可逆损害。因此,近视防控的核心在于“防过早近视、防高度近视”,而非简单的“摘镜”或所谓“治愈”。
定期检查长期跟踪
定期专业检查是关键。建议从3岁起,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视力发育检查,建立动态屈光档案,及早发现问题。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指标,通过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评估视力发育状况。
当发现孩子远视储备低于同龄正常值时,家长虽不必过度焦虑,但需要引起重视。远视储备值过度消耗只是增加了近视的风险,而不代表已经近视,这个时候需要结合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及时调整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往往能有效延缓近视发生。
远视储备慢消耗攻略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累计2小时以上的有效户外活动是最具性价比的防控手段。自然光能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增长。户外活动可以多样化,如跑步、游玩、踢球等,让孩子在享受自然阳光的同时活跃身心。
●控制近距离用眼:遵循“20-20-20”护眼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物体至少20秒。尤其要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适当距离(手机≥33厘米,电脑屏幕中心低于视线15°),避免长时间目不转睛。
●优化用眼环境:保证充足而柔和的光线,避免在昏暗或强光直射环境下用眼。夜间阅读学习时,使用4000K暖白光台灯(照度≥300lux)。同时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书本距眼30-40厘米为宜。
●科学饮食:多摄入富含叶黄素(菠菜、玉米、蛋黄)、维生素A(胡萝卜、猪肝)和Omega-3脂肪酸(深海鱼、核桃)的食物,为眼睛提供必要营养。避免高糖、高盐零食,这些食品可能加重眼部负担。
三月更新一次档案
眼保健档案是管理视力健康的有效工具,它通过系统记录眼部各项参数的变化趋势,帮助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实现精准干预。
一份完整的眼保健档案应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基础视力数据: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数(近视、远视、散光)等。
●生物参数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
●眼底检查记录: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者,定期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视网膜变薄、周边变性等病变,预防严重并发症。
●用眼习惯与生活方式:记录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长、电子屏幕使用情况等。
建立眼保健档案的理想频率是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儿童,可缩短至每2-3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