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大美阿尔山

文/图 白晋华

2025-10-10 09:32:33 来源:阳江日报

文/图 白晋华

金秋大美阿尔山

文/图 白晋华

阳江日报

地质奇观里的斑斓诗行。

秋天的第一场旅行去哪?当然是内蒙古阿尔山!当南方还在夏日余温中徘徊时,地处中蒙边境的“东方小瑞士”阿尔山,在九月初便绘就了秋日长卷。这里是大兴安岭西南麓的地理诗行,天池、草原、森林、不冻河交相辉映,宝石蓝的湖水、金色的落叶松、火红的柞树林与漆黑的火山岩色彩斑斓。阿尔山的秋,不仅美在视觉冲击,美在地质奇观,更美在那份宁静与深远,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忘却归途。背上行囊向北而行,这个秋天,别再犹豫,出发吧!去邂逅中国最早、最绚烂的秋日童话。

天空之镜蓝宝石。

秋染阿尔山。

林间格调。

阿尔山森林公园
自然奇观里的斑斓诗行

初遇阿尔山的刹那,恍若跌进托斯卡纳的秋日明信片。这座被大兴安岭环抱的边境小城,正用最浓烈的秋色重新定义“东方小瑞士”的浪漫。干净的街道,碧绿的草坪,别具异域风情的欧式风格建筑,再加上远处层林尽染的群山,宛若油画一般,风起时,金黄的桦树叶与火红的枫果簌簌飘落,在窗棂前旋出秋日的圆舞曲,尽显美丽、优雅与古典气息。

在阿尔山市区稍作休整,就驱车向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发。公路穿梭在金色的森林海洋中,如同行驶在上帝的调色板上。阿尔山的秋天,是山、水、林、岩共同演绎的诗篇,原始森林、火山遗迹、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等自然景观神奇而多样,闻名的“不冻河”哈拉哈河如丝带一般在山峦草场间蜿蜒穿梭,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上,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精心雕琢过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座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境小城,藏着中国最奢侈的秋色。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六万公顷森林正上演着年度最盛大的变色大戏,每平方公里仅1.4人的超低人口密度,让这里的秋色保持着最原始的纯粹。漫步在这片秋日的童话世界中,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秘境,每一口呼吸都是对心灵的洗礼。

阿尔山天池
秋日封印的苍穹之镜

阿尔山是个百湖之地,其中最神秘的就是阿尔山天池。拾级至峰巅的刹那,天地骤然静默——一座碧玉雕琢的圆镜悬于云端,将整片北国秋色收束于13.5公顷的澄明之中。这方海拔2022米的火山遗珠,以“中国第三高天池”的孤傲姿态,将亿万年地质史诗凝成深不可测的幽蓝,仿佛大地在此处掀开一角苍穹,将天光云影永远封印在玄武岩的怀抱。

湖面平静无波,静静地倒映着四周的秋色,偶有几片落叶轻触水面,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随即又恢复平静,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秋日的阳光洒在湖面上,金光闪闪,与周围的五彩斑斓形成鲜明对比,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天池的神秘都藏在深不可测的水里,这里既无入水口,也无出水口,不论旱季还是湿季,水位常年稳定,湖水不溢也不干,而且自始至今没有发现过任何鱼类痕迹。关于山顶天池的形成,流传着多种说法。科学上认为,这是火山活动后留下的火山口,经过长时间的积水而成。

驼峰岭
阿尔山秋色的颜值担当

离开阿尔山天池,驱车前往驼峰岭,虽然路程较远,但自成一派的风景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驼峰岭因其形状酷似骆驼的驼峰而得名,而静静地躺在驼峰间的天池,则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片土地镶嵌的一颗宝石。

驼峰岭天池比阿尔山天池更大、更壮观,视野要更好一些,可以沿着山腰中蜿蜒的木栈道环湖而行,足以俯瞰全貌。这个视角下,天池状如一个巨大的脚印,被五彩斑斓的树木环绕,金黄、火红、翠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秋日画卷,驼峰岭可以说是阿尔山秋色的颜值担当。走在栈道上,脚下是火山喷发留下的黑色岩石,眼前是漫山遍野的橙红与金黄,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个转角都有惊喜。耳边是轻柔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树叶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游客三三两两,或是驻足拍照,或是静静地坐在湖边,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环湖行走,大约需要两个小时,但在这片美景中,时间似乎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是心灵得到释放的愉悦。

石塘林
熔岩里的时光褶皱

若将阿尔山天池比作林海明珠,驼峰岭天池喻为天空之镜,那么石塘林便是大地裸露的心脏——亿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熔岩台地,此刻正披着秋日的霓裳,将地质史诗镌刻成立体的诗篇。

行走在黑色玄武岩的波浪间,每一步都踏响远古的鼓点。这些曾沸腾的岩浆,如今凝固成千姿百态的地质雕塑:有的如巨兽沉睡,有的似城堡矗立,还有的像花草形状,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创造力。

秋日的石塘林,火山熔岩遗迹与奔腾溪流、秋季林木共生,被五彩斑斓的树叶装点得更加迷人,熔岩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苔藓和地衣,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与周围的秋色形成鲜明对比。那些被风化的孔洞中,积着昨夜的秋雨,像大地收藏的琥珀,封存着松针、苔藓与星辰的倒影。抬头望,熔岩峰林间突然闪过一抹流动的银白——原来是哈拉哈河的支流,正蜿蜒穿过这片黑色森林,用清冽的溪水在岩画上题写新的注脚。河床上,被水流打磨得浑圆的熔岩卵石,与岸边锋利的玄武岩形成奇妙对话,诉说着刚与柔的永恒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