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提醒家长——

缺铁或会导致孩子智力下降

医学指导/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晓凌

2025-09-18 09:40:13 来源:阳江日报

医学指导/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晓凌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提醒家长——

缺铁或会导致孩子智力下降

医学指导/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晓凌

阳江日报

黄晓凌在为孩子进行体检。   妇幼 供图

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孩子缺铁,就会导致贫血,日常还可能会引起体力不足、情绪异常、注意力无法集中、晚上睡觉不踏实等问题。如果孩子缺铁比较严重,还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认知发育受阻。看到这里,也许有些家长就会很紧张:“天啊!缺铁这么可怕吗?怎样才能辨别孩子是否缺铁?确实缺铁了又应该怎么做?”先不要着急,下面,我们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黄晓凌对家长们的疑问作详细解答。

缺铁会损伤智力

黄晓凌说,轻微的缺铁一般不会引起智力低下,但严重的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会影响脑神经的发育,使小孩出现反应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学习、工作的效率都会大大降低。但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智力是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危害身心发育

缺铁看似微量元素缺乏,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免疫、运动到大脑、情绪,层层波及,危害远超家长想象。

对健康的直接影响

1.免疫力降低:铁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缺铁会导致孩子更容易感染疾病(如反复感冒、腹泻)。

2.体力与运动能力下降:肌肉细胞缺氧会导致孩子活动后易气喘、耐力差,甚至影响运动协调性。

3.导致异食癖等异常行为:部分缺铁儿童可能出现吃土、啃指甲等非食物物品的异常进食行为。

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铁是神经递质合成和髓鞘形成的必需元素。婴幼儿期严重缺铁可能对认知、语言、记忆力造成不可逆损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落后于同龄人等。研究表明,缺铁儿童在智力测试中的评分可能低于正常儿童。

情绪与行为问题

缺铁会减少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烦躁、易怒或反应迟钝;部分儿童可能因长期疲劳而显得“懒散”或不合群。

早期识别方法

要知道小孩是否缺铁,定期健康体检是必要的。体检医生会了解小孩的日常行为,定期给小孩筛查贫血,分析贫血原因。血常规可以发现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抽静脉血可以发现血清铁蛋白降低、微量元素铁元素低。当医生发现难以和其他疾病鉴别的时候,会建议孩子进行骨髓穿刺,观察红细胞的增生状态及铁染色检查。

婴儿缺铁表现

婴儿缺铁症状比较隐匿,如果出现贫血了也不太看得出来,通常表现在食欲下降、不爱吃东西等;有的甚至出现运动发育迟缓,比如学走、学站困难等;或是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发现综合能力也有所下降。此外,缺铁的孩子还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容易感冒、免疫力低,这是婴儿常见的一些缺铁的症状。当孩子的缺铁情况到了一定程度时,便会影响到红细胞的合成,发生缺铁性贫血,这时孩子会出现面色苍黄、指甲发白等情况。若家长自己无法辨别,可向儿科医生咨询求助。

这些娃更危险

小儿缺铁虽然会有很多危害,但也不是所有小孩都会缺铁。一般来说,有以下这些高危因素的小孩,比普通小孩更容易缺铁:

1.快速生长期需求增加:早产儿、青春期少年对铁的需求量较大。

2.饮食不均衡:挑食、素食为主,牛奶摄入过量(影响铁吸收)是常见诱因。

3.慢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如长期腹泻、肠道寄生虫可能影响铁吸收。

补铁预防指南

1.定期筛查: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高危因素的孩子,建议每3个月检查血常规,必要时可检查血清铁蛋白。

2.调整饮食: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搭配维生素C(如橙子、番茄)促进吸收。

3.医学干预:确诊缺铁性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通常需持续3—6个月。

4.若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如长期乏力、指甲变脆、眼睑发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清铁蛋白等指标。

儿童缺铁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早期纠正缺铁可避免对孩子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平常要注意饮食、必要时应该服用铁剂。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