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里的老街

□ 梁 媛

2025-10-26 10:32:37 来源:阳江日报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对老房子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

乡愁里的老街

□ 梁 媛

阳江日报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对老房子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像货郎一样走村串巷,寻访那些布满时间痕迹的古老村落,寻找那些让我怦然心动的古老房子。”

这是作家盛慧在《大湾的乡愁》里写下的一段话。这段话一下子击中了我心底的柔软,瞬间想到了老街南恩路。南恩路的街名源于宋时南恩州治所,建成后一度是阳江的政治与商业中心,现在虽然有点萧条,但仍然是当地人心中的“正街”。20世纪60年代,小城的热闹繁华,似乎都聚集在这里——骑楼商铺林立,电影院、大戏院、工人文化宫、中山公园、酒店、百货公司等都在这条街上。

我童年的家,就在南恩路的一条横向小巷里,走几分钟的路,老街的香和暖就扑面而来——人来人往,摊煎饼的、卖馒头的、卖凉粉的、卖冰棍的,热气腾腾,凡尘烟火都在这里相聚。当然,我的记忆里,也有老街寂静的片段,那多半是在午后。天空瓦蓝,阳光寂寂,街上行人稀少,偶有蝉鸣声打破寂寥。骑楼底下,隔几百米便有简陋的“小人书”书摊,摊主把一张胶布铺在地上,上面摆满了连环画,现场租给路人看,一毛钱可看两至三本。那时,我喜欢和小伙伴到这些书摊里看书,蹲在地上或坐在摊主准备的小矮凳上看,直看到暮色四合,身上没剩下一分钱。偶尔,街上会有“大班车”载着乘客驶过,这时,我总会用目光追随着,直到“大班车”消失在路的尽头,心里对远方、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岁月的风呼啦啦地吹,我渐渐长大,去了一些远方,也实现了一些梦想,十多年前,更是搬到新城区居住。可在老街度过的时光,仍是记忆里最温暖的美好:房子一家挨着一家,密密匝匝,这家炒菜那家香,那家问话这家应,邻里之间和气又友好,难怪诗人木心会说:“旧日、旧物的可爱,不只是它们本身的可爱,还有它们与你共度的那一段时光的可爱。”

如今有空的时候,我都喜欢到旧城区走走。寻常陌巷里,处处散发着老时光的味道,我常常会在某间有建筑特色的老屋前停下脚步,看灰得发黑的瓦楞、瓦楞上繁茂的杂草以及斑驳的墙壁,房子虽破旧,但檐角下面的雕花,难掩它曾经的芳华,让我不由猜想,老房子的主人是不是很富有的人家?里面曾经住过几代人?他们有过怎样的故事?

近些年,小城对老街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开发措施,在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修旧如旧”,尽量还原路旁骑楼建筑风貌。换了新装的骑楼,每次见到都让我很惊艳,想象它们刚从漠阳大地拔地而起的时候,也是这般模样吧,历史在这里流淌了这么多年,一家一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但几经风雨,老去的躯体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生机,这是何等的幸运?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走过一段路,我们总喜欢回望从前,回味从前吹过的风、见过的人、经历的事,而老街,仍是许多人心中温暖美好的乡愁所在。因为,它不仅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更见证了一座城市在坚守、传承和创新中的发展与美丽蜕变。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