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城区开展“非遗文化进农家书屋”活动,组织非遗文化传承人向村民宣传,在互动体验中触摸非遗脉络,让农家书屋变身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舞台(9月13日《阳江日报》)。此举让高雅的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农家书屋的价值,从来不只是书架上的几千册书;农家书屋的意义,也远不止于提供阅读场所。农家书屋是老人打发时光、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留守孩子探索世界、增长见识的场所,更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点。在这里,知识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一个个家庭、一个个村庄的命运。今年来江城区把全区64个农家书屋作为宣传非遗文化的平台,采取“农家书屋+”模式,经常组织开展风筝、漆器、扇艺等非遗主题展演、技能培训等活动,以及非遗文化交流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文化振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非遗文化是乡村历史与文化的真实见证,它承载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和情感。传承非遗文化,关键要找准文化主题和落脚点,其中要突出本土非遗文化主题,借助农家书屋平台,举办阳江风筝、小刀、豆豉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展览,开展阳江山歌、咸水歌、白榄等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活动和举办“村晚”“村超”特色活动,组织村民学习农科知识、电商知识,以及漆器、绘画、书法、摄影和乐器等技艺培训,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选择,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村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提高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文化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完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合作协调,搭建非遗资源整合平台,促进非遗项目、传承人、研究机构、企业等相关各方对接与合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另一方面要挖掘非遗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将其与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做好非遗的挖掘、保护和传播,推动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当非遗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