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也是一种帮助

□ 朱小平

2025-11-07 09:30:07 来源:阳江日报

深夜,一位家长微信发来孩子的书法考级过关证书,并附言感谢我教导有方。我欣慰地说,这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

拒绝也是一种帮助

□ 朱小平

阳江日报

深夜,一位家长微信发来孩子的书法考级过关证书,并附言感谢我教导有方。我欣慰地说,这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家长回复:“是您的那次拒绝,让孩子拥有了自尊自立的意识和精神。”

我是一家少儿书法培训机构的教师,经常会给一些准备参加书展的孩子们写范字,根据参展内容及幅式要求,提前教他们依照范本临写,再将各人写得不达标的字挑出来,指正笔画和结构后,加以反复练习,直至能独立完成整幅作品。“练习时要当考试一样认真对待,考试时就会如练习一般轻松了。”不少学生会耐心听取我的讲解并实施,有了明显的进步。

然而,在这些好成绩的背后,却也有个别学生并非凭实力说话。“别费神练了,我上次在学校书展中得奖,就是印着老师的范字‘一键复制’而成。”那个后来考级成功的孩子,窃喜着悄悄对同桌炫耀。我怕伤了她的自尊,便没有当众批评她“抄袭”。

她的家长,大概只看到了孩子的奖状,信心满满地为她报名书法初级考试。

今年暑假,书法考级集训班开课,家长领着她早早就来了,要求上“一对一”的私课。我鼓励她:“你扎扎实实练完这个假期,就有机会通过考级。”

家长离开教室,我让她的孩子先练稳手的基本功,用笔尖画线条均匀的圆圈。她平时练得少,手抖得厉害,效果令我不太满意。我掩盖住内心的失望,着手教她创作必备的拆配字(拆繁为简,从简配繁)练习。刚开始拆字,她侥幸在字帖上翻找到了与之匹配的字,勉强能临写岀来。随着量的增加,她还是不愿动用“脑库”,配字时不时歪头要我提示,我口头讲出几个相关的字,她不是写错就是结构散乱,几张练习纸,被我批改出很多“漏洞”。

她有些泄气,趴在桌上装睡,挨到快下课时,又一次向我发出请求:“妈妈快来接我了,不想让她看到我的丑字,您把刚教过的字,像写书展作品范字那样全写下来,让我临摹,当今天的课堂练习。”

我望了望教室墙上的挂钟,拿起铅笔,不慌不忙在她的练习纸边缘,写上课堂所学的全部拆配字。她满眼疑惑,连忙铺开一张空白的宣纸,将毛笔递我手里,焦急得差点没捉住我的手按纸上去写了。我知道,如果我再不拒绝她,就会促长她过分依赖别人的习惯,滥竽蒙混,考级也必定不会通过。

我严肃地告诉她:“考场上的监考官,个个都是‘齐湣王’,他们喜欢看考生现场独立书写。”

她赧然红了脸,眼神里充满羞愧。也许是想起了那张不光彩的奖状,也许是看到了妈妈在教室门外殷切期盼的目光。

我给她讲了我自己曾被老师拒绝的经历。上小学,我偷抄姐姐的旧作文,屡屡被老师表扬。有次作文竞赛,我抄了书上的一篇同题文章交上去,不料却被老师半路“拦截”下来。老师叫我去办公室,将那张取消参赛的作文卷,甩我面前,狠狠揉成一团没有尊严的废纸。我的眼泪簌簌落在纸上,央求老师让我重写一篇参赛,他果断拒绝了:“你工工整整抄完这本作文书,写出一篇深刻的读后感再说。”我的写作潜能和书写技能,就这样被“拒绝”激发出来了。经过多年的坚持,我终于走上“写字”的谋生之路。

孩子妈妈此时已走进教室,柔声说愿意等她慢慢写完。她低着头,一笔一画虚心写着,我感觉到了,她真的觉醒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他人的请求与求助,总觉得“拒绝”二字有点冷漠无情。殊不知,拒绝也是一种帮助。有时候,拒绝能唤醒他人即将跌落的尊严,从而引导他人依靠自身力量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