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溢生命的热情

□ 陈世迪

2025-10-10 09:31:03 来源:阳江日报

一道光,一闪而过

充溢生命的热情

□ 陈世迪

阳江日报

一道光,一闪而过

今夜我醒来,镜子依然隐匿

以自身的寒气充盈着时光

混迹于柔和的梦

我的五官渐渐清晰了起来

隔着各自的伤痛

我与你产生了语言无法逾越的沉默


自我。而不沾一丝污浊

镜子透着倦意

你活在嬉闹之地,被虚幻纠缠

时间在万物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唯镜子你,独独不缺豁达


隐而不见。我想逃出镜子的视线

真挚而萌动的是我

我常常伸展着坚硬,向浩瀚展示着力量

岁月仍是令人窒息的羁绊

我有时怀疑镜子已抽掉我肌肉中的硬骨

午夜梦回的嘶叫:清脆、婉转

我把心情交还给镜子

——何春燕《镜子》


“一道光,一闪而过”,《镜子》以干脆利落的句子作起势,似乎带来“生动的一瞥”。午夜醒来的“我”和镜子对视,然后对镜子展开描述,“镜子依然隐匿/以自身的寒气充盈着时光/混迹于柔和的梦”,诗人由感觉引导,一股莫名的力牵制她,观察,独白,思考,疑惑,那暗涌上来的,是“语言无法逾越的沉默”。困在镜中的人,能看见什么呢?事实上,“我”和镜子互相凝视,预示着“自己观注着自己”,如同面对哲学维度的审视:我是谁?

“自我。而不沾一丝污浊”,这一句诗,貌似有些突兀,却回应着“我”对镜子的探视,揭示镜子是诗人自我的象征。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我”营造出一个镜像的空间:相对于尘世的嬉闹和虚幻,以及时间的痕迹,镜子依然拥有“豁达”的品质。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确定“我”和镜子的隐秘关系,并转向自我精神的明示。

接下来,诗人继续心灵的自白。某种角度上,镜子既是敞开又是控制。“我”想逃出镜子的视线,是出于本能的意识。在这里,“我”对存在进行沉思,不乏智性的言说,如果说“坚硬”“浩瀚”“力量”和“令人窒息的羁绊”,对应着所有奋斗者的意志和痛楚,那么,“镜子已抽掉我肌肉中的硬骨”,则是大多数“身陷困境”的中年人的写照。作为时间的造物,人如何穿过“生存的艰难”和“流年的虚妄”?这首诗没有阴郁的元素,哪怕最后的“嘶叫”也是“清脆、婉转”,“我”没有逃离,和镜子达成和解:“我把心情交还给镜子”。就是说,“我”终究是洒脱的,充溢“生命的热情”,回应着第二节的“自我与豁达”。

整首诗,特别是二三节,基本靠意念和独白来推动诗句,书写一个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午夜醒来,“我”和镜子的对视,那是怎样的情绪?……这一次,春燕有效控制情绪,相对节制地处理她的激情。要知道,过多的情绪能营造“奔放的气势”,却往往使诗句松散而杂乱。对于诗人来说,独白是疼痛的,也是有重量和温度的。借物抒情,这是一个古老的方式。一面镜子,具有“召唤”的魔力,容纳着“我”的抒情:凝视世界即是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