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在四季如春的阳江生活,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温暖。然而,每当岁末到来,对寒冷故乡的思念便愈发浓烈。
腊月的一天,我安排好家中事务,独自踏上回乡之路。
归心似箭。高铁风驰电掣,短短四个小时便将我送到了近千公里外的故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呼吸着故乡的气息,耳旁萦绕着亲切的乡音,虽寒风刺骨,但心间荡漾着融融暖意。
来到市区哥哥的家里,嫂子和侄儿侄女刚好也放了假,我们相约一同回老家。大家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路浩浩荡荡直奔乡下父母家。
年迈的父母看到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嫂子和母亲忙着张罗做饭,侄儿侄女两姐弟嬉笑打闹,清静的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我站在院子里,静静地望着眼前承载着一家温馨的老屋。它宛如一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格外亲切。老屋是一座四大间的红砖瓦房,20世纪80年代父亲建起来的。由于岁月久远,老屋破旧不堪,恰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几年前,哥哥将老屋重新装修了一番。三叶木窗换上了推拉玻璃窗;斑驳的墙面重新刷上水泥;屋顶的瓦也换上了红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灶屋里重建了“无烟”柴火灶,在柴火灶的旁边还加多了一个液化气灶。最开心的当属母亲,做饭再也不怕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了。
勤俭节约了一辈子的父母仍习惯用柴火灶,说是用柴火炒的菜才好吃。我知道他们舍不得用液化气,其实是不想增加子女的负担。老屋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柴火垛,整齐地堆放着父亲捡回来的干树枝。
父亲今年七十有八,性格开朗,精神矍铄,整天乐呵呵。他作息规律,每天早睡早起,吃完早饭,拿着绳子就去大堤外河滩的杨树林捡拾干树枝,回来后就在屋后侍弄菜地。吃完午饭,嘴里叼着根烟,就找老伙计打纸牌去了,日子过得悠闲自在。父亲笑着告诉我,现在党和国家对老人和退伍老兵(父亲曾在黑龙江当过五年兵)很是照顾,他和母亲每月能领到不少退休金。说起这些,父亲脸上洋溢着自豪。
母亲虽然比父亲小几岁,身体却大不如前,行动也不便,每天就在家里看着电视,电视的声音老远都能听得到,有时看着电视就在沙发上打起盹来。我们的到来,让母亲又恢复了精神饱满的状态。她拉着我问东问西,张家长李家短地说起来:村子里李爹的小孙子考上了名牌大学,隔壁王娭毑的外孙女出嫁了,父亲打牌的老伙计又走了一个……
嫂子是河南人,远嫁到我们家。她勤劳贤惠,一回到家就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熏晒腊肉、晒萝卜干、红薯干、酿糯米水酒、做糯米糍粑、洗晒被子……俨然一个本地能干的农家妇女,把家里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由于哥哥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老小都由她一人照顾。平时住在市里,边上班边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每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回到乡下,为父母洗洗刷刷,做好吃的给父母吃。村里面的老人都羡慕不已,夸我父母有福气,有个孝顺的好儿媳妇。父母亲每每听到,那满是褶皱的脸上总是溢满幸福的喜悦。
清晨,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老屋前的菜地里铺上了一层白霜。我双手冻得直往衣袋里揣,脚被冻得麻木,鼻涕也不由自主地流出来。父亲早早生起火炉,让我坐在火炉旁烤火。
当冬日的暖阳洒满村子,农家屋顶的烟囱就升腾起了袅袅炊烟。此时,鸡鸣、鸭欢、狗吠,门前屋后高大笔直的水杉树上喜鹊、斑鸠、麻雀不惧严寒叽叽喳喳,仿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举行欢庆大会。
村子里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回来了,不时有小车穿过村子。几个孩子在玩鞭炮或是摔炮,东响一下,西响一声,有时又顽皮地点燃鞭炮一甩扔到屋前的小河里,“嘭”的一声,炸得水面溅开了花,孩子们的脸上也乐开了花。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儿时的身影。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晒着熏得金黄油亮的腊鱼腊肉,晒着清洗干净的被套、床单。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了!
我和嫂子一起去镇上置办年货。嫂子开着三轮车驰骋在河堤上,蓝天白云下,空旷的田野里,掩映在水杉树下的一排排红砖瓦房迅速往后移动,如同一幅流动的冬日画卷。
来到小镇上,平时冷清的街道顿时沸腾起来,购买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大街两边的商铺一家连着一家,卖对联、红灯笼的,卖烟花爆竹的,卖衣服的……红色成了腊月里的主打色彩。
回乡数日,每天陪伴着父母亲,搀扶着母亲漫步河堤,聊着家长里短;和嫂子一起忙里忙外;和侄儿侄女去堤外河滩上的杨树林里捡拾干柴;一家人围炉烤火……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转眼又到了返程的时间。
曾看过迟子建写的一篇文章《寒冷也是一种温暖》。文中讲述了一段生活小插曲:迟子建老师从小在极其寒冷的哈尔滨长大。有一次,去香港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家进行文学交流和写作,住了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一月温暖如春,绿意盎然,住在那里理当是舒适惬意的,而她却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十分想念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她说:“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深以为然。虽然故乡的冬天也很寒冷,但这里有生我养我的土地,有年老的父母,还有我的亲人。陪伴着他们,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馨,又怎能不觉温暖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