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摄制组在广东海丝馆拍摄南海I号相关人物、文物及科研等内容。 梁文栋 摄
阳江日报讯(记者/曾宇萍)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启动了纪录片《南海I号(第二季)》(暂名)的拍摄工作。摄制组专程前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拍摄南海I号相关文物、影像资料等内容,并对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进行深入采访。
南海I号是中国水下考古的重要标志性项目。从其发现、探查、打捞,到全面考古发掘与后续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一套完整且成功的水下考古与文物保护实践体系。截至2022年,南海I号遗址发掘工程基本完成,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 万件套,南海I号已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阶段。
据了解,纪录片《南海I号》为央视纪录频道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制作节目,于2011年播出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此次筹拍的《南海I号(第二季)》,拟以南海I号正在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为切入点,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完整的南海I号鲜活地呈现到观众面前。纪录片不仅讲述这艘南宋商船未竟的航程与其承载的千年故事,更将深入挖掘宋代中华文明在科技、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世界的广泛交融,揭示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的历史脉络、中华民族发展和海洋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以及中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据摄制组介绍,第二季纪录片的筹备工作历时十余年,自第一季播出后从未间断。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与考古队、博物馆持续跟踪记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影像与科研资料,为第二季的制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纪录片将通过南海I号这一考古实证,展现早在12世纪甚至更早时期,中国至亚洲、非洲的商贸体系已具备高度全球化的特征,远早于西方定义的大航海时代。纪录片的推出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补充公众对中华海洋文明的历史认知,同时也为全球关于全球化起源与海洋文明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