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密集下调,“存款特种兵”调整投资方向

银行理财短期产品受青睐
2025-05-22 11:58:59 来源:阳江日报

“明天调整存款利率,需要存定期的客户,现在还可以在手机银行上存款。”2025年5月19日晚间,一名国有大行的客户经理将这则消息群发给了客户。5月20日清晨,该客户经理收到的行内邮件显示,最新的人民币存

存款利率密集下调,“存款特种兵”调整投资方向

银行理财短期产品受青睐
阳江日报

“明天调整存款利率,需要存定期的客户,现在还可以在手机银行上存款。”2025年5月19日晚间,一名国有大行的客户经理将这则消息群发给了客户。

5月20日清晨,该客户经理收到的行内邮件显示,最新的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是: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10%下降至0.05%,一年期及以下的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均降至“1”字以下,三年、五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分别降至1.25%、1.30%,均下调25个基点。

另一位国有大行的柜台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听说存款利率调降后,5月20日清晨,该柜台的存款系统未完成更新前,不少人就来转存此前到期的整存整取产品,但听说今天开始按照新的存款利率执行后,便开始询问其他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

存款利率的一丝变动左右着投资者理财的摆布方向。

随着定存产品的利率优势逐渐在下降,银行理财开始再次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为吸引投资者,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打出多套 “诚意牌”。如降费率、密集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等,以提升投资者的参与度。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此前一些投资者为获得更高收益、更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选择跨省、跨区域储蓄,因此得名“存款特种兵”,现在其中一部分人转向了银行理财。

2025年,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曾是“存款特种兵”大军中一员的郭先生再次将目光聚焦到银行理财。

郭先生,年近60岁,在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20世纪90年代,他投身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积累部分资金后,于2014年开始进行银行理财投资。

彼时的银行理财市场热闹非凡。《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余额达15万亿元,较2013年的10.2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6.9%。当时,互联网理财兴起,银行通过提高短期理财收益率应对冲击,有银行3个月期理财产品利率达5.5%。郭先生也顺势购买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风险等级为PR3的理财产品。

然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要求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需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型,禁止承诺保本保收益。此后市场利率下行,银行理财波动常态化,收益持续走低,到2020年部分短期限产品收益率跌破3%。至2022年,郭先生已经尝试购买了所有国有大行及股份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投资也有了不一样的考量。

2023年,在外出旅行过程中,郭先生意外发现外地城商行存在利率差。借此契机,他将共计千万元的银行理财赎回,转向银行存款,加入了“存款特种兵”大军。

2023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密集下调3次,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从年初的 2.65% 降至年底的2%,而部分中小银行、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尚未及时跟随下调,甚至仍处于“4字头”。较大的利差,吸引了不少储户开启“存款特种兵”模式。

不过,市场形势瞬息万变。郭先生坦言:“现在这种方式的风险成本相对较高,加上存款利率普遍较低,去外地存款已经不太合适了。”

2025年初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下行,他感知到了市场的变化,也接受了收益率的波动。4月以来,理财市场回温,郭先生再次购入了3款新发的理财产品。目前,他的理财资金主要分布在1家股份行和 4 家城商行,一款业绩比较基准为3.60%—4.20%的华夏理财产品到期后,最终收益率达到3.65%,这让他对当前的理财选择颇为满意。

接下来,郭先生还有大约5笔理财产品即将到期。面对到期资金,他保持着谨慎且敏锐的态度,持续观察市场动态和各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为下一步的资产配置精心谋划。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存款利率不断调降的背景下,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是市场自然选择。当前1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以下,而银行理财受益于债市行情,部分产品收益率更具吸引力,形成“比价效应”。这种现象反映了投资者对收益的合理追求,但需注意理财并非“无风险”,其净值会随市场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在郭先生当下购置的理财产品中,短期理财产品居多。

理财经验超过15年的张先生也认同这一做法,“银行理财就买短期的。”张先生提到,他会将资金划分为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短期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长期资金则购买稳健理财组合及指数基金的组合。

薛洪言表示,短期理财备受青睐,主要因其流动性强、风险相对可控,符合当前投资者对资金灵活性的需求。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短期产品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从而避免长期锁定导致的收益损失。但短期理财收益通常低于中长期产品,投资者需在流动性和收益间做好平衡,同时关注产品底层资产(如短债、同业存单等)的稳定性。

据《经济观察报》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