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 中秋 五仁月饼

文/李树玲

2025-10-06 10:28:20 来源:阳江日报

文/李树玲

网络中国节 中秋 五仁月饼

文/李树玲

阳江日报

可口的五仁月饼。 李柳枝 摄

广式月饼中,五仁月饼的“江湖地位”很高。年幼时,核桃、杏仁、榄仁、瓜子、芝麻分开品尝,于我而言都是美味,而当它们组合成五仁月饼的馅料时,我却不是很喜欢,那时的我更喜欢软软的、香香甜甜的莲蓉和豆沙口味的月饼。

20世纪90年代,每逢中秋节临近,爸妈总会带回两份福利——本地品牌混合口味的月饼。佳节未至,我就按捺不住馋意。白天爸妈上班时,我悄悄取出莲蓉月饼,先切成两半,再分成四瓣,一块接一块小口地品尝,不知不觉全部吃完;贪吃的时候,甚至会连拆两三个。等到中秋“品月”夜,妈妈揭开盒子发现只余五仁月饼伴着一枚豆沙月饼,眉头一皱凌厉地看向我。不等她开口,爸爸准会凑过来笑:“我最爱五仁,这些都归我。”妈妈无奈瞪我一眼,唠叨着“真是一个老鼠精!”那时的我,只得意于逃过责备,从没细想过爸爸是不是真的爱吃五仁月饼。

后来我外出求学、工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难得中秋节赶回,刚放下行李我就念叨着家乡酒家的月饼。妈妈总会端出早已备好的月饼礼盒,笑着说:“看,都是你的莲蓉和豆沙!”爸爸则在一旁接话:“五仁给我留着!我最喜欢这个味!”十五的月亮大又圆,我们围坐在茶几旁品尝月饼,甜意从舌尖上蔓延到心窝里。我总觉得外头再华丽、再贵的月饼,都不比不上家乡的。

变故是从爸爸控糖开始的,医生叮嘱他要少吃甜食,家里那些没吃完的五仁月饼便被塞进冰箱冷冻层,渐渐蒙上了薄霜,像被遗忘的旧时光。

今年中秋节临近,已经上初中的孩子悄悄跟我说:“外公经常盯着月饼盒,他应该是馋了!”于是乎,我低头琢磨了一下,提出买低糖五仁月饼。孩子却摇头:“买‘七星伴月’吧,全口味的。五仁嚼着太费劲,软乎乎的莲蓉和豆沙更适合外公。”他顿了顿,又轻声地补充:“妈妈,其实外公不爱吃五仁月饼,他只是想把你爱吃的留给你。”我突然愣住了。记忆倒回幼时,爸爸从不说五仁月饼硬,只说“越嚼越香”;后来我回家,他总把五仁月饼往自己面前推,说“你们年轻人爱吃莲蓉和豆沙口味”。原来,那些年被我“嫌弃”的五仁月饼,藏着长辈的偏爱。

那天我们在商场选购了一盒低糖“七星伴月”月饼带回爸妈家里。爸爸开心得合不拢嘴,说:“赶上时兴了,低糖的月饼!”在妈妈的招呼下,我们又开始吃月饼。我拿起家中那盒老品牌的混合口味月饼——三十年不变的家乡味,刚拆开一枚五仁月饼时,孩子突然凑过来把月饼掰走一半。“妈,我跟你一起吃这个,莲蓉和豆沙口味留给外公外婆!”窗外的月亮越发明亮浑圆,柔柔的月光洒遍了整个阳台。

我轻轻咬下一口,杏仁的微苦先在舌尖漫开,接着是瓜条的清甜,核桃与瓜子仁的香气随之在齿间散开,那五种果仁的滋味裹着油香,充满了整个口腔……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五仁月饼的好,从不是味蕾的偏爱。那些年被我剩下的五仁月饼,是父母的迁就;如今我主动拿起的五仁月饼,是对过往的回望;孩子与我分食的五仁月饼,是子女对我的关爱。原来最浓的亲情,早已像五仁月饼的滋味,等着我们在时光里慢慢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