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非遗糖鸡、手工灯笼延续中秋文化记忆

龙津老街传统节日韵味浓

2025-10-07 12:18:07 来源:阳江日报

市民在挑选满载“情怀”的糖鸡。

阳江非遗糖鸡、手工灯笼延续中秋文化记忆

龙津老街传统节日韵味浓

阳江日报

市民在挑选满载“情怀”的糖鸡。梁文栋  摄

阳江日报讯(见习记者/陈泳良)10月6日,时值中秋佳节,江城区南恩街道龙津路萦绕着传统节日的浓厚气息。作为本地非遗符号的糖鸡,与各式手工编织的中秋灯笼,共同点缀着龙津路一带的摊位,也成为连接一代代阳江人的情感纽带。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承载吉祥寓意的手工艺品,正通过家族传承与手工制作的方式,在当代生活中延续着中秋的文化记忆。

糖鸡是阳江人中秋赏月时常备的过节食品,已成为重要的本土文化传承载体。记者探访发现,在龙津路一处挂着“阳江传统糖鸡赏月”招牌的摊位,正在售卖糖鸡与佛仔饼。糖鸡分大、中、小三种型号,有红、橙、黄等多种颜色,造型除常见的雄鸡外,还有麒麟、鲤鱼等图案。佛仔饼则分为有馅与无馅两种。

“我家从清代就开始做糕饼,这门手艺传到我这儿已有一百多年。”售卖人员李女士指着一旁的“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介绍道。她向记者讲解了糖鸡的制作流程:以白糖为主料,经熬糖、调色、注模、脱模、晾晒等工序制成。“雄鸡图案最受欢迎,象征阳刚与吉祥,寄托着人们对家宅平安的美好祈愿。”李女士说话间,不断有市民驻足挑选,端详各色糖鸡。

不仅是糖鸡,龙津路上的手工灯笼同样引人注目。一家喜庆用品店门口,琳琅满目的灯笼吸引着众多家长和孩子。孩子们手捧灯笼爱不释手,家长们则用镜头记录这温馨时刻。记者观察到,该店售卖的灯笼种类丰富,既有亮片、木片与假花装饰的款式,也不乏传统手工款式。红色圆形灯笼饰有吉祥纹样和“花好月圆”等祝福语;纸艺灯笼绘着花卉、竹叶等自然图案;还有将竹编技艺与中秋主题结合的款式,以竹编制成小篮、小船等造型,饰以毛绒兔头和流苏,呼应“玉兔”传统意象。

据店主林女士介绍,除部分传统灯笼外,其余灯笼均为店内人员手工编织。由于每只灯笼需耗时半小时以上,他们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