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评论员
昨日召开的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对全面建设海洋强市,持续擦亮“蓝色海洋名片”,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作出了重要部署。经略海洋、深耕海洋、逐梦海洋,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切实增强发展海洋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贡献阳江力量。
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海洋向来是阳江的核心资源,也是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495.5亿元,同比增长4.5%,占GDP总量的30.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4%。发展现代产业,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阳江要向海、靠海;打造“绿能之都”,建设“海丝名城”,阳江同样须更好发挥海的优势、挖掘海的潜力,做好发展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
海洋空间广阔,海域面积全省第二,海岛岸线总长全省第四……作为海洋大市,阳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目标任务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陆海兼备、山海互济的优势,加快建设海洋强市,在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中作出阳江贡献、展现阳江担当。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任务,要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平衡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强化海洋资源规划约束,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首先是要构建“一核两翼、多点联动”海洋经济总体格局,把全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架子铺开。大海陵湾是全省六大湾区之一,要强化海陵湾新区这一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海陵湾新区。其次是要拓展对内对外向海合作空间,平衡保护开发,促进海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发展海洋经济,同样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课题,要坚持培新升旧、三产融合,加快构建阳江特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上风电产业,阳江已有不错的基础和成效,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持续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资源。通过进一步补链强链,做强做优海洋制造业,推进国际风电城建设、培育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推动发展海洋新材料。要从发展大海洋经济的高度上,继续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培育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作为全省的渔业大市,阳江要通过耕海牧渔进一步丰实“蓝色粮仓”,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要蛋白。
发展海洋经济,不仅需要相关产业百花齐放,也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支撑和要素保障。有海洋的地方,肯定需要优良的港口;经济活跃的地域,一定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要提升港口航运能力、构建立体大交通格局,要强化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深化人才引育,特别是要重点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你追我赶的良好效应。海洋强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全市一盘棋推进海洋开发保护。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我们要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努力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坚定走好阳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