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在基层 平凡身影践初心
2025-06-30 09:16:48 来源:阳江日报

编者按在我市,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深深扎根基层,浸润在平凡的日常里,在群众身边默默奉献,以最质朴的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们就是“党员中心户”,是扎根社区的“贴心人”,是村民致

党旗飘扬在基层 平凡身影践初心
阳江日报
编者按

在我市,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深深扎根基层,浸润在平凡的日常里,在群众身边默默奉献,以最质朴的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们就是“党员中心户”,是扎根社区的“贴心人”,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是守护健康的“乡村医生”,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我市从2019年起,全面启动“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创新实施“党员中心户”制度。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党员中心户3万多户,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7.2万件,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经市委组织部推荐,本报摘登部分获评2025年度阳江市百佳党员中心户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一起感受他们在“小事”上展现出的担当作为和为民情怀。

■ 南恩街道马南社区党员中心户谭流——退休不褪色,甘当社区群众贴心人

有着近40年党龄的谭流,退休后积极投身社区服务,是江城区南恩街道马南社区“大众议事团”的团长,带领议事团成员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是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马南社区幸福村小区是个老旧小区,且老年人住户较多。当得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可加装电梯后,谭流立即组织议事团成员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牵头召开多次业主大会,打消低层住户影响采光、房屋贬值等顾虑,还组织居民代表到已加装电梯的小区实地参观,最终促成了小区10个单元加装电梯。

南恩街道紫荆园小区公共化粪池堵塞,污水长期流出路面,居民苦不堪言,谭流又带领议事团成员、居民代表实地查看,组织物业公司等多方召开协调会争取维修资金,让小区污水外溢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谭流主动成为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得知两户居民因卫生间漏水问题争执不下时,他立即上门了解情况,联系专业维修师傅查找原因,并多次与责任方沟通做思想工作,最终由责任方承担维修费用,圆满化解了矛盾。

■ 大沟镇三丫村党员中心户赖建全——矛盾“调解员”和公益“带头人”

赖建全是阳东区大沟镇三丫村的一名村民小组长,在村里,他是矛盾“调解员”,还是公益行动“带头人”。

赖建全对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积极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是群众信赖的人。在人居环境整治期间,墩仔村两户村民因祖辈耕地和公共用地的边界问题争执不下,他连续多日上门走访,用事实和道理耐心劝说,解开双方心结。

在汛期、台风季的时候,总能看到赖建全组织低洼地带住户、行动不便的老人撤离的身影。他带领党员志愿者组成“转移专班”,用摩托车往返转移独居老人;在三丫围水闸抢险中,他带头浸泡在湍急的洪水里,与队员们筑起1.2米高的沙包堤坝,成功守护了下游自然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赖建全还认真配合村中各项工作落实,是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在三丫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他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带领村民落实“门前三包”,清理周围卫生死角。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 春湾镇清水塘村党员中心户姚永前——致富引路人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姚永前是阳春市春湾镇清水塘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也是群众致富的引路人,他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2015年,看到村里大量土地闲置,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只能靠零散种植维持生计,姚永前萌生了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想法。他率先在村里试种火龙果,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不断尝试摸索,终于取得成功,如今火龙果亩产达到8000斤,年产值突破100万元

姚永前致富后不忘村民群众,他为村里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他还定期组织免费培训,手把手教村民选苗、种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鼓励村民一起种植,目前已带动10多户村民种植火龙果。近年来,姚永前积极探索产业升级路径,引进了青柚种植,目前160亩青柚长势良好,预计2026年挂果上市,将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让更多村民增收。

■ 八甲镇乔连村党员中心户伍美洁——带领村民养殖水晶鲷鱼增收致富

伍美洁是阳春市八甲镇大松坑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带动村民养殖水晶鲷鱼,带领村民群众增收致富

2018年,伍美洁回到家乡八甲镇,接手经营父亲的养殖水库。2020年8月,她成立了大松坑农业专业合作社水晶鲷鱼养殖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养殖模式,第一次在50亩水库中投放水晶鲷鱼苗5万尾。然而,受限于养殖技术、鱼苗采购等因素,第二年产出只有2万斤,效益不乐观。在八甲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合作社与珠江水产研究所达成了合作,研究所派出科技特派员协助解决技术难题,建设鱼苗孵化基地,实现了日孵化鱼苗10000尾,同时开拓出鱼干、“一夜埕”腌制鱼、鱼丸等多样化产品,目前已建成了集生产、育苗、养殖、加工、直播带货于一体的养殖基地。

水晶鲷鱼品牌打响之后,伍美洁免费为村民提供鱼苗、饲料、技术指导以及收购等服务,带动八甲镇乔连、黄坡、合路等9个村36户村民养殖,养殖规模由50亩扩大到了1150亩,年产量约250万斤,年产值约2000万元,帮助20多户困难户实现就业,带动就业群众月均增收3000多元。

■ 织镇丹江社区党员中心户王爱华——“十年禁毒路”筑起无毒社会防线

王爱华是一名全职公益人,现为阳西县禁毒协会执行会长、阳西县星火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在禁毒帮扶的道路上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王爱华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肥妈”,她用爱与关怀,成为了因毒致困家庭的希望之光。她深知,毒品不仅摧残着吸毒者的身心,更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无辜的孩子成为受害者。王爱华经常陪伴在戒毒人员身边,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向毒瘾宣战,在她的帮助下,202 名戒毒人员重拾生活信心,不仅走出了阴霾,还积极投身到禁毒宣传工作中,成为了禁毒工作的新生力量。

王爱华还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资助58名贫困学生,其中近20人来自因毒致困家庭。在她的带领下,阳西县禁毒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拥有3212名志愿者。十年来,她带领志愿者不断奔走于中小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让远离毒品深入人心,为构建无毒社会筑起了坚实防线。

■ 织镇石埗村党员中心户叶大富——行医为民守健康  扎根乡村促发展

叶大富一直秉持“尽己所能,为民解忧”的理念,在医疗服务、乡村建设中践行初心使命,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从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叶大富回到家乡阳西县织镇石埗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他把村民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所学知识和日常积累的经验守护村民的健康。除了日常接诊以外,他还上门随访病人,为他们提供诊疗服务。对村里一些年老、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会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治疗帮助,或者接送他们到医院就医。他与患者相处得十分融洽,群众对他十分信任

叶大富心系乡村发展,积极联系能人返乡创业,成功创办阳西县龙珠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累计带动了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题,他主动捐钱支持农村道路“单改双”改造工程,还积极参与村庄清洁和乡村绿化,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 阳江日报记者/任绍华      通讯员/张笑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