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吴晓霞)近期,有不法分子以“代理全额退保”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业务,从而达到收取高额手续费或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对此,市保险行业协会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警惕“代理退保”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刘先生几年前买了人寿保险,后因个人经济原因,难以继续缴纳保费。前段时间,刘先生在网络平台看到“代理退保”的广告,便点击链接联系对方。对方称可以帮他全额退保,只需他支付退保金额30%的手续费。心动的刘先生按要求提供了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随后,刘先生发现他个人信息被用于网贷,且因健康问题无法重新投保。刘先生随即联系保险公司冻结保单,终止了退保流程。
据介绍,在此类案件中,不法机构通常以“全额退保”为诱饵,收取20%-50%不等的高额手续费,甚至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他高风险理财产品。消费者可能被诱导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方式退保,导致原有保单失效,后续重新投保可能面临保费上涨或被拒保的情况。同时,在代理退保过程中,消费者提供的身份证、银行卡、保单、手机号等敏感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非法转卖或用于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退保后,消费者在等待期或随年龄增长可能无法及时获得新保障,一旦发生意外或疾病,将面临巨大经济压力。此外,部分不法机构还教唆消费者伪造病历、聊天记录等材料作为“维权手段”,这就涉嫌违法违规,消费者可能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
“消费者退保前要评估自身需求,尤其是重疾险、寿险等长期险,退保会导致保障中断,且现金价值可能低于保费。”市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要正确理解和看待保险的作用,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确实需要退保,建议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和办理,也可通过市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纠纷调解处置专业委员会(调解专线电话0662-3182550)申请调解,切勿轻信不法分子虚假承诺。同时,消费者要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资料轻易交给他人,以免被恶意利用或非法泄露,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