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解压玩具存安全隐患

医生提醒:别买“三无”产品,长期接触或引发疾病

2024-05-23 11:29:36 来源:阳江日报

最近,一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据了解,“捏捏”玩具大多使用硅胶材质,有着松软的手感,可塑性强,且外形酷似各类美食,因为好看又解压,吸引不少年轻人“入坑”。

网红解压玩具存安全隐患

医生提醒:别买“三无”产品,长期接触或引发疾病

阳江日报

 

文创店销售的“捏捏”玩具。 官文婷 摄

最近,一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据了解,“捏捏”玩具大多使用硅胶材质,有着松软的手感,可塑性强,且外形酷似各类美食,因为好看又解压,吸引不少年轻人“入坑”。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捏捏”出自网红手作店铺,也就是个人卖家自己在家制作售卖,商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信息,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在网上,关于“捏捏”含甲醛的安全性问题引起激烈讨论,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并给出了相关提醒和建议。

■ 阳江日报记者/官文婷

走访
“捏捏”玩具成年轻人解压新宠

“刚开始是被短视频种草的,看到博主手工做的捏捏橘子十分逼真可爱,就忍不住入手了。”上个月,小彤在“某红书”上陆续入手了几个“捏捏”,并摆放在办公室的桌面上,工作之余捏一捏,很解压。“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玩意就觉得心情愉悦,不知不觉花费了上百元。”小彤说,“捏捏”可爱的外形和糯滑的手感,能给“打工人”带来疗愈的作用。

在社交平台“某红书”上搜索“捏捏”,能找到近百万条相关笔记。记者了解到,有些博主每日在平台上分享“捏捏”的制作过程,短短两个月便收获上万粉丝。此外,一些人气博主还将手工制作的“捏捏”进行售卖,根据制作工艺与大小的不同,售价在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在某电商平台,记者看到,一款售价35.8元的饭团造型“捏捏”,一个月卖出了6000多件。

记者了解到,“捏捏”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只需将胶水与颜料混合,按层次倒入模具中,待胶水干透后脱模,便可做出一个“捏捏”。简单的操作也让不少网友跃跃欲试,加入“捏捏”制作的队伍,进一步推动了这一产品的流行。

在线下,不少文创店也能看到“捏捏”的身影。5月22日,记者在市区东风三路一家文创店看到,店内货架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多款“捏捏”玩具,在一款芒果造型的“捏捏”上,棕色的斑点清晰可见,细节满满,令人真假难辨。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注了产品材料、合格证、生产厂家等信息,且用显眼字眼提醒消费者玩具不能食用。

隐患
有商家因制作“捏捏”身体不适闭店

然而,随着“捏捏”解压玩具的火爆,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玩“捏捏”时,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有人还因此出现流眼泪、打喷嚏、过敏长痘等症状。还有消费者表示,有些装“捏捏”的pvc袋子也存在质量问题,味道重,玩久了会头痛不适。

对于这些问题,多名店家告诉记者,他们的“捏捏”玩具采用的都是食品级硅胶,是相对安全的,但不能食用,建议消费者将“捏捏”放在袋子中把玩,如果消费者不放心pvc袋子也可以自行换成食品级塑料袋。

此外,记者发现不少店家因身体不适,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闭店声明。“暂时不接单了,这段时间做‘捏捏’比较多,一做眼睛就很痛流眼泪,晚上会感觉左眼有一层雾看不清,身上也长了一些痒痒的小红点,买仪器测了一下,甲醛严重超标。”一名店家发帖说明。

在帖子下的评论区,也引起了不少网友讨论。“我没测,但是浑身皮肤痒,嗓子也不舒服,应该也是甲醛过敏,打算做完这个月的订单就不做了。”“买了一堆‘捏捏’,在床头放了一段时间,也感觉嗓子不舒服。”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线支招:“一定要通风,可以搬到阳台,或者开窗用风扇对着吹,制作时最好全程戴防毒面罩、手套、防护镜等。”

还有网友进行了“捏捏”甲醛测试,用亚克力透明盒模拟实验舱,将半杯制作“捏捏”的胶水混合液与检测仪一起放进透明盒子中,实验结果证明,“捏捏”制作过程中,确实会释放甲醛,但释放量并不多。

建议
选择信誉好且评价高的正规店铺购买

“捏捏”玩具是否有甲醛?答案是肯定的。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哲告诉记者,任何玩具只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整理剂、粘合剂、染料、固色剂、防水剂等助剂,就有可能会含有甲醛。甲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市民不必谈“醛”色变,正规厂家在商品出厂前,会对产品进行除醛及水洗处理,并通过严格检测,符合相关标准才能上市销售。同时,甲醛为挥发性气体,低浓度的甲醛很快会消散在空气中,正规玩具中的甲醛对市民身体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的。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人们吸入浓度高的甲醛气体后, 身体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张哲表示,处于甲醛释放浓度高的环境时,甲醛会刺激人体的眼角膜、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出现眼睛泛红、干痒、流眼泪、打喷嚏、咽痛、咳嗽、气短、皮肤红肿、瘙痒、全身皮损等症状,特别是小朋友皮肤稚嫩,反应会更加明显。吸吮、啃咬还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糜烂、上腹痛等。有些情况严重的人群,还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消化道糜烂穿孔、休克甚至昏迷等症状。“如果是症状轻微的,减少刺激源后,过段时间会自然恢复,但症状严重的人群,还是建议到医院就诊,如果长时间处于甲醛超标环境中,会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血液疾病、癌症。”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目前不少“捏捏”是个人卖家制作,缺少生产信息、成分、质量合格证等,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店家声称使用食品级硅胶材料,但产品是否合格,还是需要进行相应检测才能辨别,否则出现问题的风险较大。”张哲建议,市民在购买“捏捏”玩具时,要查看卖家资质,尽量选择信誉好、评价高的正规店铺购买。

购买的玩具若有刺激性气味,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此外,刚买回家的玩具,将包装拆开并清洗干净,放在室外晾晒24小时以上,在玩完玩具后一定要及时洗手,特别在进食以前,一定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消费者购买“捏捏”玩具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应检查产品包装上是否有详细的产品信息,如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同时,要了解产品是否通过了相关的安全标准认证。在玩耍过程中,家长应照看好孩子,避免孩子将玩具放入口中或鼻子中。如果硅胶捏捏乐有刺鼻或过于浓重的香味,可能是使用了劣质材料或添加了有害物质,应尽量避免购买。如果发现“捏捏”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