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骨血里的隋唐英雄

□ 蔡德仙

2025-07-22 11:22:44 来源:阳江日报

刚读书时,我在家乡读一二年级。那时乡下物资匮乏,想找张废旧的纸张都很难。家里小孩的书和作业本一用完,不是马上卖到小卖部当作装零食的纸张,就是被收废品的人收走了,更不用说哪户人家有藏书了。我后来发现邻村

活在骨血里的隋唐英雄

□ 蔡德仙

阳江日报

刚读书时,我在家乡读一二年级。那时乡下物资匮乏,想找张废旧的纸张都很难。家里小孩的书和作业本一用完,不是马上卖到小卖部当作装零食的纸张,就是被收废品的人收走了,更不用说哪户人家有藏书了。我后来发现邻村的六叔公有藏书,大概就因为六叔公是个收废品的人。因此,当我转学到镇中心小学,发现三姑和爷爷的房间都有书籍时,莫名喜爱读书的我不管不顾,拿起书就啃了。

三姑房里的书都是一些文学杂志,杂志的名字忘记了。爷爷房里的书则大多是英雄侠义小说,如《隋唐演义》《岳飞传》《水浒传》等。后来,大概是发现我喜欢阅读这一类书,爷爷还买回了一系列隋唐英雄传记,如《程咬金》《尉迟恭》《裴元庆》等。但是,爷爷却训诫我道:“女孩子不可看《三国演义》。”我至今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说,估计是怕书里那些诡计多端且又不光明磊落的奸雄误导了年幼无知的我吧。

那时,爷爷是镇供销社的主任,算有学问的人。不过,在我眼里,他却是个侠士。或许,这就是他房里有那么多侠义小说的原因。爷爷个子瘦小,衣着朴素,居住在单位分配的单人宿舍里。10多平方米的宿舍,用夹板分隔成卧室和起居室,仅有一床一桌一沙发一水烟筒。但是,爷爷乐善好施、平易近人,线条柔和的脸对谁都笑眯眯,看见谁有困难都伸出援手。所以一到圩日,爷爷的宿舍总是坐满了找他聊天谈事情的人;整个镇子凡是认识他的人,一说起他都竖起大拇指。

有一次,爷爷生病住院,看见一个外地来的危急病人没钱治病,马上自掏腰包帮助他。这个病人康复后,为了感谢爷爷的救命之恩,就和爷爷结交为朋友。而爷爷知道他家住在海边小镇,粮食不够吃时,每年还让我父亲给他送上自家种的大米。

爷爷的言行对我影响巨大,他书柜里的书,同样也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我做不到爷爷那样,但自从读了爷爷房里的书,《隋唐演义》中秦琼“马踏黄河两岸,双锏打三州六府”、尉迟恭水磨紫金钢鞭征讨突厥兵的形象就铭刻于心,他们勇猛果敢、忠肝义胆的精神也悄悄融入我的骨血,塑造着我的“三观”。

三年级正是一个孩子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而《隋唐演义》里十八个英雄好汉生动、有趣的故事无疑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读得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对书里描写的黑暗社会现实和大奸大恶之人充满憎恨,对英雄人物和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充满同情。同时,也分清了黑白美丑。渐渐地,隋唐英雄就好像真的活在我的骨血中了,时时刻刻提醒我怎样做人做事。

记得三年级时,班上有个女同学因为有脚气,上体育课做仰卧起坐没有同学愿意帮她按脚,最后是我这个插班生主动去帮她完成了训练。

长大后,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选择辍学,大概也是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指引了我。年轻时,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迷惘痛苦中,更是隋唐英雄的勇敢无畏和忠诚正直鼓舞我走出迷雾。

十年前,偶尔听见两个好朋友说自己刚走出社会的无知无畏以及放飞自我,我就好奇地问:“难道你们小时候没有看过《隋唐演义》之类的书吗?书里的英雄人物早就教我们怎样做一个人了,如果你们读了,又怎么会放纵自己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管英雄好汉还是普通大众,都会有缺点,也都会犯错误,年少不懂事,更是容易犯错误。我很幸运自己在成长的关键期阅读了《隋唐演义》这本书,培养了正确的“三观”,能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后来,我因为喜爱上了文学,又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司汤达的《红与黑》等。这些书籍虽然让我很震撼,也很惊艳,但于我而言,始终没有《隋唐演义》的影响那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