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城鱼

□ 艾虎三

2025-07-08 09:48:48 来源:阳江日报

米浆裹上海鲜的油炸做法在沿海地区颇为盛行,各地叫法不一,实质不变。米浆作为“护鲜使者”,纵入油海,被炸得外皮酥脆、金袍加身,却矢志不渝地裹住海鲜的鲜甜。有米浆挡住油炸的高温,海鲜得以在透过来的降低了的

鼍城鱼

□ 艾虎三

阳江日报

米浆裹上海鲜的油炸做法在沿海地区颇为盛行,各地叫法不一,实质不变。米浆作为“护鲜使者”,纵入油海,被炸得外皮酥脆、金袍加身,却矢志不渝地裹住海鲜的鲜甜。有米浆挡住油炸的高温,海鲜得以在透过来的降低了的温度中慢熟,成全里嫩的美味。在鼍城,这种美食叫鱼乕。要吃一个正宗的鱼,非到阳江不可。地标美食的意义在于,出了这个城,就没了这个味。

说是鱼,主角并不拘泥于“鱼”。阳江话中的“新鲜”,即各种海鲜都可登场。活蹦乱跳的虾、可于唇齿与舌尖湿吻的蚝、肉绵骨软的流鼻鱼、长条形的鳝鱼块和鲜脆弹牙的鱿筒等,随便一个出场都可俘虏饕客的芳心。,即阳江话中的饼食。阳江地处粤西,主食稻米,饼食当然多以米粉为主,如粉酥(炒米饼)、大糠糍、煎糍、艾乕……

美食江湖中,鱼独树一帜。单凭这个名字,都能让吃过鱼的人产生条件反射,垂涎欲滴。世界上最好吃的鱼在民间各家的灶台,没有可靠关系是吃不到的。高手们靠鱼征服族人的胃和心,稳住家族地位。不是关系户,只能去上洋镇邮政局门口的摊口寻求些许慰藉。上洋靠海,海鲜从大海到餐桌,最短不到十分钟。

早早预定的海鲜,加点盐腌制,裹上调好味道的米浆,放油锅边缘煎一煎,待米浆凝固,翻面,再煎,双面米皮能紧紧抱住里面的海鲜时,轻轻推入锅里的热油中,噼噼啪啪的协奏曲响起,鱼在油海中舞蹈,长长的筷子助其不断更换舞姿,激情伴奏舞产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色泽逐渐轻快明亮。海鲜褪去了大半腥味,米浆告别了纯情的白,激情四射的火焰上面,热油的滚烫让鱼迎来黄金高光时刻,登上美食江湖的宝座。心急吃不了热鱼,得等鱼放油锅上方的铁丝网上沥沥油,再趁热装袋。入口前撒点椒盐粉或孜然粉或盐霜,抑或什么都不用放,轻咬一口,海鲜的香甜汁水蹦出,微浸过酥脆的外皮。碳水、蛋白和油脂一同在唇齿间缠绕,多重感受带着馋虫们翻越味道的一座又一座高山,直呼痛快淋漓。世间的美好,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人间值得,因有鱼如斯。

鱼性热,体寒的人吃最宜。体强火旺的也有妙计。鱼摊口对面就有一家卖凉粉的。凉粉草加水煮,简简单单,让草中淀粉释放出来,捞出草,静待冷却凝固,即成爽滑软绵的果冻布丁。薄刀轻划成小块,淋上一勺冰糖水,便能让食客在爬上滋味巅峰后,坠入清凉的大海,直呼销魂过瘾。鱼是一个勇于出战的男人,凉粉是无限温柔的女子。鱼风风火火,凉粉则以柔克刚。鱼配凉粉,深含阴阳平衡的智慧。

传说,苏子南下途经太平驿站,对鱼的痴迷程度远超岭南佳果荔枝。吃荔枝的时候,还能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吃鱼时则只纯粹全情投入享受,连诗词都顾不上了。老饕苏子瞻见鱼如此,何况你我这种平凡吃货呢?难怪鱼要稳坐鼍城小吃江湖的霸主宝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