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路前置点的消防员正在路上巡逻。江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供图
■ 阳江日报记者/王雄基 通讯员/韦智锋
“市区水路铺有一居民楼发生火灾,着火楼内有居民被困,请太傅路前置点携带装备立即赶往增援。”2月3日晚上10时20分,江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太傅路前置点的对讲机传来急促的命令。前置值守的杨勇、李祖伦、卢宇成、陈昭宇、冯伟钊、林江勇等消防员随即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出动一辆水罐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
发生火灾的民房高3层半,起火点位于1楼。据了解,一辆停在1楼大厅的电动自行车正燃起熊熊大火并引燃周边可燃物,楼内6名人员被困,大厅旁的厨房里还放着3个液化石油气瓶,情况十分危急。城东消防救援站和城西、太傅路两处执勤点的消防员到场后,根据指挥员的命令,分头开展灭火、疏散救援、转移气瓶等工作。最终,大火被扑灭,6名被困人员也从房顶成功撤离。
第二天一早,太傅路前置点的消防员们又回到火灾现场。除了协助火灾调查员开展火灾调查工作,他们还要复盘当晚灭火、救援的整个经过,从中吸取经验,为预防、扑灭类似火灾做足准备。春节期间,他们在为周边商铺、民房的消防安全忙碌着,除了24小时值守待命外,还要开展消防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
2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太傅路时,改造后太傅路焕然一新,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多了起来。一到晚上,这里更是人山人海。为了确保古巷老街消防安全,7名消防员于春节前进驻太傅路前置点。这些消防员除资历最老的杨勇外,都是些20来岁的小伙子。
“群众过年,我们‘过关’。”李祖伦向记者介绍说,一进驻前置点,他们就挨家挨户检查商铺的灭火器、电气线路等,向居民发放消防安全知识传单,给商户们普及日常防火知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太傅路商铺基本以日杂用品批发、新春氛围用品批发为主,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后果不堪设想。2024年,江城区消防救援大队试点开展“防消联勤”工作,消防员不仅灭火本领过硬,防火技能也得“点满”。
春节期间,每当晚饭后,消防员们还要到周边人流密集的街区开展巡逻、站岗工作,以免现场发生突发事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用自己的在岗换来群众的安全。自除夕起,他们每晚坚持将常规巡防时间延长至凌晨,直至人流散尽才收拾行装返回执勤点。
按照轮休安排,8天的假期里,7名消防员平均每人只有两天能回家和亲人团聚。节日值班和听到警铃后的条件反射,都已成为消防员们的基本职业素养。他们在新建的太傅路前置点给自己营造了简单的过节氛围:除夕当晚,大家聚在一起打火锅。
据市119消防指挥中心统计,整个春节期间,全市消防部门共接处警340余起,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在杨勇、李祖伦等全市消防指战员的守护下,人们度过了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