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慎终追远。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文化内涵,也是弘扬孝道亲情、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契机。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在全社会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风尚,特向广大市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厚养薄葬理念,传承孝道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应体现在亲人健在之时,多抽时间陪伴,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充足保障与精神上的悉心关怀,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当亲人离去后,以简朴、庄重的仪式寄托哀思,将追思重点放在传承先辈的精神品质上,让逝者有尊严、亲人得慰藉。
二、转变观念践行绿色祭扫,守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要自觉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扫方式,提倡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诵读祭文、家庭追思、网络祭祀等简约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减少环境污染,守护绿水青山。在祭扫场所,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用点滴行动彰显文明素养。
三、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行简办丧事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杜绝封建迷信,摒弃陈旧的丧葬陋习。倡导用绿色低碳、安全健康的方式简办丧事。积极选择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让逝者回归自然本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文明风尚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践行文明殡葬理念,并向身边群众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与积极影响,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文明殡葬绿色祭扫的行动中来,形成人人崇尚文明、个个践行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民朋友们,文明殡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殡葬理念,共同营造平安、和谐、清朗的清明氛围,为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阳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4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