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气温骤降,“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冲上微博热搜。阳江是否已出现相关病例?今年的流感与往年有何不同?市民该如何科学防范?11月16日,记者专访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天星,解释今年流感特点及防范措施。
■ 阳江日报记者/梁驰
“医生,我孩子烧到40℃,吃了退烧药也退不下去!”11月16日上午 9 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诊室外排起长队,护士们穿梭于输液室与诊室之间,口罩上方的额头渗着汗珠。“这波流感来势汹汹,主要是甲型H3N2病毒引起的,它是季节性流感的常见亚型之一,但今年的流行态势值得警惕。”李天星开门见山解释道,由于去年冬季我国主要流行甲型H1N1流感,今年毒株“换岗”为H3N2,导致人们对该毒株的免疫屏障相对薄弱,感染风险显著上升。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第41周监测数据,10月以来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持续升温,甲型H3N2已成为绝对主流毒株;广东省疾控中心同期监测也显示,全省流感样病例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高达90.79%,且已报告1起发生在学校的流感暴发疫情。李天星指出,与去年流行的H1N1相比,H3N2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家庭及公共场所聚集性感染风险明显上升。
“目前14岁以下儿童是主要高发人群,我们发热急诊每日接诊儿科患者达120余人,成人患者约90人,其中15%为甲流病例。”李天星介绍,儿童患者多表现为39-40℃的高热,而成人病例则以青壮年为主。从阳江患者的症状来看,90%以上患者会出现高热,持续几天不退,同时伴随剧烈头痛、咽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核心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很多患者误以为流感是‘大号感冒’,直到症状严重才就医,这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李天星特别提醒,若出现突发高热伴全身酸痛,应及时进行病原检测,确诊后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
“目前阳江流感呈上升态势,且聚集性风险增加,学校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李天星结合本地监测数据强调,尽管流感亚型发生变化,但诊疗方案已相对成熟,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常用抗病毒药物对该毒株仍具良好疗效,治疗药物与往年保持一致。
针对阳江本地情况,李天星提出“个人-环境-就医”三维防护策略。在个人防护方面,首要措施是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进入医院、商场、地铁等人群密集场所时,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避免飞沫和气溶胶传播。同时要养成“七步洗手法”,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及时用肥皂或流动水清洗双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坚决避免用手揉眼及摸鼻、口。此外,咳嗽、打喷嚏时需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在环境防护上,家庭和工作场所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过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对门把手、遥控器、手机、键盘等高频接触表面,每周至少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次。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做好防护,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在就医应对方面,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直至症状基本消失,期间与家人分餐并保持适当距离。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或高危人群感染,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后重症的发生率。”李天星强调,疫苗接种是今年流感防控的重点,目前阳江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展流感疫苗接种服务。
据介绍,2025年流感疫苗配方已针对流行毒株更新,对甲型H3N2亚型的保护更精准。当前我国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包括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和鼻喷减毒活疫苗三类,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人群。三价疫苗覆盖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系毒株,四价疫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乙型Yamagata系毒株,两者核心保护组分相同,接种时效性优于价型选择,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鼻喷减毒活疫苗则采用鼻腔喷雾接种方式,适用于3-17岁人群,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均需1剂次,尤其适合害怕打针的儿童。
在接种人群方面,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均应接种,优先保障8类高风险人群: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养老机构等聚集场所居住人员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
另外,李天星强调,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流感的基础,市民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果等;适度开展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提升身体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