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一台数控磨床能为企业节省多少成本?在广东科拓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内,一台即将发往巴西的定制化设备给出了答案。“这台设备售价仅为德国进口产品的六分之一,生产周期从15个月压缩到1个月,直接帮客户解决了生产‘瓶颈’。”广东科拓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昊骞指着正在调试的数控磨床,向记者讲述着企业的“突围之路”。
在6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百米长的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研发人员俯身于新一代自动化开刃设备前,专注地进行着最后的精度调试。沿着生产线望去,工人们在各工序间熟练操作,机加工区域的数控机床正精准切削着金属部件。成品区内,20余台磨削机床整齐排列,即将发往欧美、土耳其及国内各大刀剪产业基地。
近年来,在科技变革和市场竞争中,我市五金刀剪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过去高端磨削设备主要依赖德国进口,不仅采购成本高,售后服务也难以及时响应。”莫昊骞介绍,瞄准这一短板,科拓公司深耕刀剪数控装备领域,以持续创新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数控多工位立式五轴研磨机、卧式四轴单面研磨机等系列产品,在精度和效率上媲美进口设备。凭借硬核实力,金辉、张小泉、美珑美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与科拓取得长期合作,产品还远销欧美、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前三季度,科拓销售额同比增长30%,持续擦亮“阳江制造”的金字招牌。
技术创新与产能升级的双重发力,让科拓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公司与阳江刀剪龙头企业联合研发的自动上下料系统,实现了从一人操作两台机到管理六台机的跨越式突破,每台自动上下料仓可放144把刀具,在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新厂区的投产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搬迁至新厂区后,科拓公司的生产规模显著扩大,智能化生产线让产能提升3倍。
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成为科拓开拓市场的“金钥匙”。公司针对不同客户的生产工艺需求,设立专属对接团队,提供从工艺分析到设备升级的全流程定制服务。“我们特别重视客户的反馈意见,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优化改进。”该公司总工程师杨智聪表示,对于创新研发的产品,公司会邀请客户以成本价参与体验测试,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不断迭代升级,凭借这份诚意,科拓赢得了众多忠实客户。
“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是许多五金刀剪企业都在转型,而这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撑。”莫昊骞坦言。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不仅在广东工业大学成果孵化中心设立了办公室,还与广东海洋大学、阳江职院等高校紧密合作,确保创新源泉的活力。当前,研发团队正积极探索引入AI人工智能提升编程效率,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此次刀博会上,科拓计划携数控双面研磨机等五大核心产品亮相,继续向世界展示其在磨削工艺上做精做细的决心。“我们专注于磨削工艺的精耕细作,这是刀剪生产的关键环节。”莫昊骞表示,企业将以刀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广国产化智能装备,助力阳江刀剪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