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顶上的高山草甸。
牛群在鸡笼顶山上吃草。
驴友在登紫罗山时手脚并用。
驴友登上大八烂头岭。
立秋过后,盛夏的燥热渐渐褪去,阳江这座滨海之城更添几分清爽:城外群山叠翠,山间微风轻拂,正是登山者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好时节。阳江登山资源丰富,既有新手友好的休闲步道,也有让资深驴友直呼过瘾的险峻山脊。天气一转凉,驴友爬山的热情瞬间高涨起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已把登山排进假期清单——新洲紫罗山、大八烂头岭、阳春鸡笼顶等线路,提前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国庆长假后半段,若不想远游,不妨避开人潮,把剩余假期交给阳江这三座“网红”山:紫罗山烟霞缭绕、鸡笼顶云海翻涌、烂头岭草甸苍茫,一条线路一天往返,轻装即可出发。
■ 阳江日报记者/梁驰 ■ 资料图片/梁驰
阳江多山,每座山皆有怀独特景观与人文印记,或宜家庭休闲,或适合深度徒步,各得其所。市登山协会会长彭春晓告诉记者,眼下紫罗山、鸡笼顶、烂头岭三座山因风格鲜明,已成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紫罗山位于阳东区新洲镇,是阳江四大名山之一,主峰海拔793米,因“日晒生紫烟,烟霞缭绕”得名,清代“紫罗烟霞”曾是阳江八景。山上原生态植被完好,溪流清澈、飞瀑叠翠,是“天然氧吧”;同时还承载着红色记忆,解放初期,革命队伍曾在此开展十余次剿匪战斗,红色革命遗迹让登山兼具赏景与学史意义。登山爱好者李仕婉经常带家人来,她说,紫罗山石阶坦缓,带娃上行也不费力,边走边听红色故事,景史两得其美。
横跨三市的鸡笼顶,以其独特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其主峰海拔1280.5米,面积达120平方公里,造就罕见的南国高山草原景观,春季杜鹃花海、四季不同草甸与终年云海构成三大奇观,形似“睡美人”“大地母亲”的景点更是摄影必拍点。秋季草甸仍存绿意,草丛在高海拔强风中如浪起伏,云海翻涌时,绿意与云瀑相映成趣。“清晨站在山顶看云雾流动,如入仙境”,李仕婉虽已多次登顶,但每一次去,仍对那里的美景赞不绝口。
烂头岭位于阳东区大八镇,是追求野趣徒步者的心头好,主峰海拔1014.6米,有阳东“屋脊”之称。彭春晓介绍,其名因山顶岩石裸露似“无发头颅”而来,又因毗邻龙心山脉别名“龙山”。这里的魅力在于其原始感,重峦叠嶂,高山草甸四季换景,高海拔带来的充沛水汽让山雾常年萦绕谷间,增添了朦胧神秘感。被许多登山爱好者评价“人少景野,适合沉浸式徒步”,登顶还能俯瞰大八镇全景,视野开阔。
彭春晓说,这三座热门山峰路线多,难度和风景也各有不同,不同的路线适合不同的人群。他给市民提供了三座山峰的经典路线。
紫罗山经典环线是有经验驴友的首选。“从紫罗山景区入口出发,沿溪流至半山竹林营地休整,再冲主峰后沿山路下山,全程约8公里,耗时4—5小时。”彭春晓介绍,这条线路难度中等,中途虽然有陡壁需要攀爬,但登顶即见风车与山海同框,成就感拉满。对于新手或带娃家庭,他推荐单程上下路线:从景区入口出发,沿着指示牌,途经仙湖、九阶仙梯、金龟池、晒经石、勇士崖等景点,到达山顶后原路返回,全程约7公里,耗时5小时左右。彭春晓提醒,紫罗山地形复杂、岔路多,每年都有迷路报警案例,出发前要下离线地图,最好跟熟路的人结伴而行。
鸡笼顶“阳春双滘镇七星村路线”适合体力较好者。“全程约10公里,经梯田、原始森林、高山草原,耗时5—6小时,登顶可俯瞰三市交界风光。”彭春晓分享,这条路线能一次性赏鸡笼顶核心景致——秋日梯田黄绿相间,层次感足。“但鸡笼顶离市区远且徒步耗时长,上山晚的话,下山时易有大雾,增加迷路风险,须留足时间,尽量早上8时前登山,下午4时前下山。”
烂头岭路线更丰富,“东庆村单线”和“石围村环线”最受欢迎。东庆村单线全程约6公里,以开阔草甸为特色,路面多松软土路,坡度平缓,耗时3小时左右,适合轻松赏景游客。这条路线视野开阔,秋日草甸、云海、蓝天构成美景,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另一条石围村环线全程约10公里,沿溪谷上行,经野芋林、溪流,路面常年湿润湿滑,耗时约6小时,适合偏爱溪谷风光的徒步者。这条路线山石多,下雨后路面滑,雨天须谨慎出行。
“登山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准备不充分,不仅影响体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彭春晓强调,做好前期准备,是安全登山的基础。
首先,装备选择要“对口”。“鞋子是重中之重,一定要选专业登山鞋,防滑防水性能要好。”彭春晓说,阳江山地多潮湿,秋季也常有阵雨,好的登山鞋能减少滑倒风险,还能缓解脚部疲劳。衣物建议用“三层穿衣法”:内层穿速干衣,中层搭保暖抓绒,外层备防风防水冲锋衣,方便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背包选30—50升的登山包,里面最好放个防水袋,保护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
其次,补给物资要适量充足。“水必须带够,一般每小时登山需要补充1.5升水左右,秋季可适当减少,但每人每天至少要保证2升。”有十年登山经验的高先生分享,食物推荐带巧克力、能量棒等高能食品,再搭配水果、三明治,既能补充能量,又不占太多空间。
另外,信息收集要全面。出发前要查好天气预报,避开雨天、台风天;了解清楚路线的难度和长度,根据自身能力选择;还要把登山计划告诉家人或朋友,包括路线、预计返回时间等。“有些山顶是信号盲区,最好提前下载离线地图,带个对讲机备用。”彭春晓说。
彭春晓特别提醒,秋季登山需做好“三防”:一是防火,严禁林区吸烟;二是防中暑,午间气温仍较高需注意;三是防蛇虫,需备应急药品。此外,山区早晚温差大,应注意保暖,并做好防晒措施,同时建议携带登山杖以减轻膝盖负担。
登山途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懂得如何应对,才能把风险压到最低。阳江蓝天救援队队长黄俊林综合一些真实事例,整理出一套常见的险情“化解锦囊”。
暴雨和山洪是秋季登山高发险情。黄俊林提示,阳江秋季多台风暴雨,易引发山洪滑坡。遇暴雨应立即停登,向山坡等地势较高处转移,远离峡谷和低洼地带;勿穿越涨水河道,因为山洪的冲击力极强。被困时立即拨打119,用鲜艳衣物或手电筒发信号求救。
摔伤也是常见意外。下山时重心靠前易摔倒伤,需保持膝盖微屈,步幅适中,侧行可减轻膝盖负担。轻微扭伤要停动冷敷;怀疑骨折勿移动,用树枝固定伤肢等待救援。建议登山时带保温毯,供等待救援时保暖。另外,秋季山区多雾易迷路,勿偏离既定路线,可沿途做标记;迷路后可留在原地待援,不盲目乱走。夜间迷路需保存体力,燃篝火可取暖并发求救信号,但要注意不能引发山火。
遭遇毒蛇和火蚁叮咬在山区也是比较常见的。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天星说,火蚁毒液含生物碱,轻则红肿瘙痒,重则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如果被火蚁叮咬,正确做法是:用肥皂水清洗,涂炉甘石洗剂止痒,忌抓挠;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过敏症状及时就医。登山时野外常遇见的蛇有眼镜蛇、银环蛇等,它们多栖息在草丛中。李天星提醒,遇蛇要缓慢后退,不挑衅追赶;穿高帮鞋和长裤可减少被咬伤风险。若被咬,尽量记住蛇的特征,勿吸吮毒液或剧烈奔跑,保持伤口低于心脏,尽快到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接受救治。
秋日的阳江山林,藏着动人秋意,也藏着徒步乐趣。无论是赏紫罗山烟霞、鸡笼顶云海,还是探烂头岭野趣,都须以安全为前提,才能在登山中收获美景与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