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技防”!阳江交警部门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

为大货车盲区装上“眼睛”

2025-05-09 09:12:50 来源:阳江日报

学生在体验汽车盲区。

“科普+技防”!阳江交警部门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

为大货车盲区装上“眼睛”

阳江日报

学生在体验汽车盲区。 陈宏侃 摄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统计,交通事故中有不少是由汽车盲区造成。大型货运车辆由于车身高大,驾驶人极易被盲区遮挡视线,造成交通事故。近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科普教育、现场演示、技术管控等方式,全力降低大货车盲区事故的发生率,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

■ 阳江日报记者/黄方盈

“安全流动课堂”搬进校园

近日,在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平冈镇中心小学,一堂关于汽车盲区的交通安全课在学校操场开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二级警长关爱慎在大屏幕前比划出触目惊心的红色区域,“大货车盲区范围比普通轿车大很多,车头前方3米、右侧1.5米至3米、后方10米、左侧中后段均为绝对盲区。司机通过后视镜无法察觉进入这些区域的行人。”关爱慎向学生强调,这些盲区就像是道路上的“无形杀手”,时刻威胁着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更危险的是“死亡弯月”——大货车右转时因内轮差形成的扇形危险区。在大屏幕播放的事故警示片中,一辆大货车因其体积庞大、车身较长,存在着较大的视线盲区,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在行驶过程中,大货车的驾驶员很难通过后视镜或侧视镜观察到车身周围的行人或非机动车,一旦这些交通参与者进入盲区,就可能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真危险呀!”观看了警示片的学生纷纷感叹。关爱慎在警示片播放后提醒学生,平冈镇中心小学的校门口有许多大型货车经过,学生和家长务必保持警惕,远离货车盲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进入其视线盲区。学校应加强此类安全教育,提升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学生当司机体验驾驶盲区

魔术师能玩障眼法大变活人,实际上,大货车也能做到。“坐在驾驶室内,汽车旁边的同学怎么都消失了?”在交通流动宣传车旁,民警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大货车盲区、半盲区危险性。记者见到,民警安排一辆交通安全宣传车驶进校园,在宣传车的6个汽车盲区放置了“雪糕筒”,同时安排13名学生站在车前方,3名学生站在汽车的A柱旁,还有学生分布在右侧和后方盲区。学生们轮流坐到驾驶室,感受驾驶人在驾驶室内的视野。同学们亲身体验后发现,坐在驾驶室,站在大货车周边盲区内的十几名同学,竟然一个都看不见。

“坐在驾驶座内,我才真正感受到大货车的盲区有多大,以后走路或骑车时,一定要离大货车远一点。”一位刚体验完汽车盲区的学生说。在体验过程中,关爱慎和学校的老师向学生讲解了大货车盲区的具体位置和危害,教导学生如何在道路上安全行走、骑行,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在演示大货车内轮差的环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副大队长徐志伟驾驶汽车,用反光锥模拟行人,演示汽车转弯“扫倒”盲区内障碍物的过程,以此提醒学生们在日常出行时务必避开大货车的盲区,降低潜在的道路安全风险。徐志伟强调:“大货车转弯时,内轮差就像一把隐形的剪刀,稍不留神就会被卷入其中。”学生们聚精会神,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安全知识牢记心间,并分享给同学和亲人。

“右转必停点”守护出行安全

交通安全从来不是单方责任,唯有让“远离盲区”成为本能反应,才能让道路上的每一次相遇都成为安全的重逢。“货车存在4个盲区,分别是前方盲区、后方盲区、左侧盲区和右侧盲区。”徐志伟介绍,为确保安全,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至少要与大货车保持2.5米的距离。行人在经过大货车时,应避免突然折返、突然加速等行为。此外,行人过马路时务必走人行横道,以此保障自身安全。

徐志伟还提醒,货车驾驶员也应时刻警惕,主动鸣笛示意行人,确保交通安全。货车驾驶员需要定期检查盲区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将继续走进校园把安全知识送到学生们的手中,利用“校家警”“护学岗”等措施,全力降低涉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率,深度提升学生的交通文明出行意识。

记者还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了解到,为了降低大货车盲区事故发生率,增强行人安全意识,交警部门在市区金山路与创业北路交叉口设置了大货车“右转必停点”,要求大货车右转时必须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后再行驶。该路口右转车道宽大于6米,交警部门在右转车道的人行道位置设置了2米宽的右转危险区,并用红色警示带标明,提醒行人和非机动车注意避让。记者在现场见到,该“右转必停点”安装了“重中型货车右转必停标志”,斑马线旁的地面也划出了“右转危险区”。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有效地降低该路段大货车盲区事故的发生率,还提高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意识,为市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