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林可欣
“要深入挖掘阳江的海丝文化和关山月、苏天赐等绘画艺术大师的成就,创作出更多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作品……”自当选阳江市政协委员以来,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阳江市当代水彩油画院院长张洪亮立足艺术专长,积极履职尽责,努力成为阳江文化繁荣的推动者、艺术教育的践行者。
过去一年,张洪亮教授组织策划了“漠阳风情·醉美阳东”阳江市当代水彩油画院第四届院展、“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大美不言”张洪亮渔港写生精品海陵巡展等展览,为青年学子提供学习交流平台。“阳江各地有非常多的艺术创作条件与素材,我希望用艺术和知识为家乡阳江的文化建设和美育工作做点事。”通过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一场场展览,张洪亮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展示阳江各地的风土人情,提升当地文化氛围,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除了举办展览,张洪亮还十分关注艺术教育与校园美育工作。去年12月5日,他走进阳东一中举办学术讲座,向阳东一中师生代表、阳东区文联和区美术家协会约300人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和心得。此外他还参与教育部门举办的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指导青年美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在张洪亮看来,教师是艺术教育的关键,提升他们的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在作品的创作上,家乡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对张洪亮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其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近年来,他的渔港系列代表作品《开渔吉祥》《渔港的早晨》《渔港晨曲》入选并参加了文旅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获得业内外广泛赞誉。“我喜欢描绘家乡广阔深蓝的大海与繁忙热闹的渔港,几十年来我对表现海港主题情有独钟,最经常去写生采风的地方是东平和闸坡渔港。”张洪亮告诉记者。
如何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培养美术人才?张洪亮认为,阳江的美术教育有很好的基础,近年来青年一代艺术生日益壮大,特别是在每年的高考中美术考生的成绩一直都非常突出,考上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著名学府的考生不少。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美术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艺术、研究艺术,为我市的美术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鼓励美术师生和工作者积极参与各类展览与比赛,组织学子多参与户外写生与采风,在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
谈及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文化品牌,张洪亮认为,要深入挖掘阳江的海丝文化和关山月、苏天赐等绘画艺术大师的成就,以及阳江漆画等特色艺术。此外,文化部门应加强规划扶持引导,制定优秀艺术精品的奖励扶持政策,定期举办高水平的美术综合大展,加强文化名片的宣传推广。
作为一位艺术界代表的市政协委员,张洪亮始终关注着文化艺术和艺术教育领域。“阳江美术有着很好的历史底蕴,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高关注度,还需要多方面努力,需要培养更多优秀作者,更需要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反映阳江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精品力作。”张洪亮建议,要鼓励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作品;另一方面要注重作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加强美术创作团队建设、推广宣传、艺术教育与普及,以及文化部门的政策扶持与引导也至关重要。今年市两会,他将继续在艺术领域提交针对性建议,用好自己的艺术专长,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的文化繁荣、艺术教育作贡献。
上图:张洪亮在渔港写生。 受访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