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官文婷 通讯员/李鸿凯 冯文贞)2025年春运开启,返乡探亲迎来高峰期,不少人已经买好回家或外出旅游的机票。然而,打着“退改签”幌子的骗局又频频出现。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自己预订机票后,接到了“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声称“因航班取消,需乘客退改签机票”,有市民按“客服”提示操作后,银行账户中的钱却不翼而飞。
近日,市民陈先生接到了一个声称是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告知陈先生,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可对该次延误给予理赔。随后,该“客服”让陈先生登录“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并在网站上填写姓名、支付宝账号、理赔金额、改签航班班次等信息。在陈先生申请不久后,页面上却显示理赔失败,并弹出了“云信会议”App下载链接。“客服”让陈先生下载该软件,并表示会有专门的客服教他如何操作理赔退款。在操作过程中,“客服”诱导陈先生在支付宝内开通数字人民币,并绑定了银行卡。随后,骗子先后两次从陈先生的银行钱包转走了5000元,一共被骗1万元。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分析,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身份信息和乘机信息。在受害人登机前,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旅行社等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或发信息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在初步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随后,再以操作不当理赔失败为幌子,诱导受害人下载软件、接受“屏幕共享”,进而一步步带入预设的陷阱;最后,诈骗分子再以“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为由,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最终骗走资金。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订购机票务必通过官方网站,如果被告知需“退改签”,一定要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网站等渠道核实。如果对方开口就称可以进行赔付,并要求下载App,基本可以判断为骗局,一定要果断拒绝。
春节临近,骗子也绞尽脑汁“冲业绩”。除了上述的“退改签”骗局,陌生中奖快递、积分兑换等诈骗套路也常有发生,市民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陌生快递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快递寄送“年终盛典”等抽奖宣传单,内含低价物品,以中奖、赠品为饵,诱导受害者入群参与非法刷单、购物返利等活动,骗取钱财。
“集福”“红包”诈骗
春节期间,不法分子发布虚假“集福”“抢红包”页面,诱骗受害者输入银行卡信息,一旦得逞,卡内资金将被迅速划走。
贷款诈骗
年底消费季,骗子以高额贷款、低利率为诱饵,通过通信工具散播信息,骗取信任后,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借口要求转账,手段狡猾。
兑换积分诈骗
骗子通过发布“积分清零”“积分兑换好礼”的短信,并在短信内附上带有钓鱼网站的链接,这些链接往往被伪装成官方网站或正规平台,诱导消费者输入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等个人信息。一旦信息被盗取,骗子就会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盗刷或诈骗活动。
网络代购诈骗
网络代购成新目标,骗子伪装正规商家或品牌代购,以年底优惠为饵,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后,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退款,骗取钱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