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盘聪颖 通讯员/刘文生)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9月30日至10月6日我市新增59例登革热病例,环比升高8.83倍,暂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本地病例,江城区1例,阳东区1例,海陵试验区1例。国庆“黄金周”,省内输入病例居多,共有56例,其中江城区10例,阳东区7例,阳春市19例,阳西县13例,海陵试验区7例。
据了解,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血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可能会突发高烧(可达39℃以上),感觉浑身乏力,有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或出现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和骨关节痛;或表现于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有的患者还会在头面部或四肢躯干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为防止疾病传播,患者应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登革热防控相关工作。
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责任人提醒,目前治疗登革热没有抗病毒特效药,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手段,广大市民群众应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整洁,“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闲置容器、花盆底盘、饮水机托盘等各类无用积水,种养水生植物应勤换水洗瓶,避免蚊蝇孳生;安装纱窗、纱门、蚊帐等用具,避免蚊子飞入室内。室内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电蚊拍等驱蚊灭蚊;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生活时,外出应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并在裸露皮肤处涂抹蚊子驱避剂。一般上午7时至9时和下午4时至6时是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应该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如果出现发烧、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