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免费学前教育家长应转变角色

陈健瑜

2025-09-09 09:32:28 来源:阳江日报

人们期盼已久的免费学前教育终于推行了,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机制保障资金落实,分阶段推进,要求动态监测办园成本,统筹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同步提升师资待遇与教学质量。

面对免费学前教育家长应转变角色

陈健瑜

阳江日报

人们期盼已久的免费学前教育终于推行了,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机制保障资金落实,分阶段推进,要求动态监测办园成本,统筹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同步提升师资待遇与教学质量。这一政策惠及全国3583万名在园幼儿,预计每年为家庭减负近万元。

面对免费学前教育这样的好政策,笔者认为,家长至少要有三大角色转变。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认知升级。家长和适龄儿童是政策受益者,但是,家长首先要破除“政府包办”的认知误区。在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推进中,家长需突破“福利领取者”的被动心态,特别要理解“免费不免责”的核心要义,在享受学费减免的同时,主动配合家园共育、课后延伸等非财政覆盖环节,形成政府保基本、家长补特色的协同机制。

从“甩手掌柜”到“教育合伙人”的协同参与。家长是幼儿习惯养成监督者,教育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特别强调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长须与教师保持“教育行为一致性”,避免出现“5+2=0”现象,即5天幼儿园教育被2天家庭放任抵消情况。建议每日保持“三个一”:一次拥抱、一次倾听、一次共同游戏。即晨间拥抱,在孩子醒来时给予20秒以上的拥抱,通过体温传递安全感;晚餐倾听,用餐时关闭电子设备,用“然后呢?”引导孩子分享校园见闻;睡前游戏,选择合作型桌游或角色扮演,在欢乐中结束一天。

成为质量监督者,做守护教育公平的“第三只眼”。家长应该参与资源分配监督,如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预算审议,确保政府补贴切实转化为教具更新、师资培训等实质投入。家长也要参与教学评估,如建立家长观察员制度,如对游戏化教学时长、户外活动占比等核心指标进行记录反馈。

免费学前教育不是教育责任的终点,而是家校共育新篇章的起点。当政策阳光照进每个家庭时,家长更需要成为“有准备的教育者”,有超越“免费”的育人境界。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