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贵地总无忧”背后是无数的付出

刘云鹏

2025-07-24 11:38:39 来源:阳江日报

受台风“韦帕”影响,7月21日凌晨两点多,距阳西县儒洞镇的刘阿婆和儿子住进板房后不到20小时,他们的老房子屋顶便坍塌了。若不是基层干部细致及时排查并想出让其住进临时板房的好办法,后果将不堪设想。经验告

“阳江贵地总无忧”背后是无数的付出

刘云鹏

阳江日报

受台风“韦帕”影响,7月21日凌晨两点多,距阳西县儒洞镇的刘阿婆和儿子住进板房后不到20小时,他们的老房子屋顶便坍塌了。若不是基层干部细致及时排查并想出让其住进临时板房的好办法,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来势汹汹的强台风,容不得丝毫侥幸和懈怠,只有坚决、果断、提前、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才能有效避免人员伤亡。据统计,截至20日18时,全市累计转移人员41389人,87岁的刘阿婆和儿子,就在其中。只有党员干部以“汛”为令、闻“风”而动,各地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我们才能凝聚起防风抗风的强大合力,最终将41389人应转尽转、妥善安置。

“阳江贵地总无忧”,并不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本地民谚。“人员零伤亡”的背后,是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统筹调度以及无数党员干部群众的履职尽责和辛苦付出。

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面对村干部的劝说,年事已高、腿脚不利索的刘阿婆本不想从老屋搬出,村干部提出购买钢结构板房放在其老房子旁并帮忙搬运物资后,老人才顺利住了进来。这样富有智慧、满含温情的处理方式,让“党员干部冲在前,群众感到有依靠”这句话显得格外丰满而鲜活。

在防御台风“韦帕”及历次抢险救灾中,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冲在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全力、有序开展隐患排查和转移群众等工作。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这些在风雨中奔走的平凡身影,用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用辛劳传递着朴实的情感,成为风雨中群众信赖的人、危急中群众的坚实依靠。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