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万工程”的框架下,阳东区大沟镇创新的“三小三大”工作法——以“小载体”激活基层治理活力、用“小平台”撬动产业发展、以“小支点”提升治理效能,是干部主动领题、创新破题的生动实践。这种以结果论英雄的导向,让干部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干部在压力中突破自我、在对标中提升标杆,真正实现了责任到肩、任务到岗、压力到人,构建了“赛马比拼”的干事生态,形成了争先进位的竞争格局。
乡村振兴不是短时爆发的“百米赛跑”,而是持续比拼“马拉松”,需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破解深层次矛盾。我市在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等领域推行的“实劲、实招、实效”三实工作法,既是对干部工作作风的硬约束,也是对治理效能的软提升。如阳东区通过建立“群众积分制”“乡贤参事会”等载体,将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正是干部善用群众智慧、巧解治理难题的典型案例。这种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的转变,既体现了干部的工作智慧,也印证了“久久为功”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逻辑。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干部既是“开路先锋”,更是“筑基骨干”。大沟镇“三小三大”的创新实践,通过机制创新为干部搭建了成长平台、注入了干事动力。乡村振兴的蓝图,离不开干部的主动担当;共同富裕的愿景,需要干部在领题攻坚中持续发力。唯有让干部在攻坚一线“淬火成钢”、啃得了“硬骨头”,在实干中与时代同频共振,方能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当前,我市正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昂首前行,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热血浇灌希望,才能让乡村振兴画卷在漠阳大地上徐徐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