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发布新规,2025年1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商超,已经设置的,要逐步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新规的发布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校园商超不是新事物,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方便地购买食品和学习用品,的确是学生的刚性需求,而校内商超或许正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案。然而,校园商超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售卖文具,校园商超往往还针对孩子们的喜好,售卖零食、玩具,其中不乏高糖、高盐、高脂的“三高”食品以及缺乏营养的“垃圾食品”,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的地方,校园商超还成了权力寻租、藏污纳垢的地方,为社会所诟病。
家长和教师对于校园商超的态度显得复杂而微妙。现在“校园商超禁令”出台实施,从源头上掐断垃圾食品进入校园,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打造更为纯净、健康的校园环境。这是十分必要的。但笔者也认为,这也不能简单粗暴、一堵了事,不能罔顾学生的需求,更关键的还是需要加强正面引导,加强与家长建立沟通联系,尽量节制孩子零用钱的支配使用;同时,中小学的孩子平时跑跑跳跳运动量大,加之正处于发育期,对食物、能量的需求大。一旦关闭校园商超,课间的营养餐要跟上,要突出纯净水、牛奶、预包装面包和新鲜水果,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这也是必须考虑的。
实施“校园商超禁令”,核心是服务于学生的合理需求与身心成长。期待通过一疏一堵、疏堵结合,宜疏则疏、宜堵则堵,合力破解校园商超困局,也期待相关部门、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