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有个好邻居

□ 黄黎明

2025-11-21 09:34:30 来源:阳江日报

闲翻古诗词,读到唐代诗人于鹄的《题邻居》:“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乡下有个好邻居

□ 黄黎明

阳江日报

闲翻古诗词,读到唐代诗人于鹄的《题邻居》:“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这首诗描绘的和谐邻里画面,让我想起阳东娘家的老邻居。

娘家乡下的旧居,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位于新洲龙潭三家村外的果园边。当年“另起炉灶”同时建房的共有3户人家,是名副其实的“三家村”,但其中一户建了大半却停工了,剩下一座有墙没顶的石头屋,最后建成并入住的只有我家和一家外来户。父亲是贪图那地方清雅,居高临河,翠竹依依,视野开阔,又可远离大村里的鸡鸣狗吠和猪粪味。邻居则是村里的外来户,据说是信宜人,60年代中来到这里,靠着亲戚关系在村中寄居,耕的是生产队遗弃的“沼泽田”,连分田到户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有自建房的土地,他们建房的地方是亲戚让出来的“自留地”。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居。他们在“大村”常遭排斥和歧视,因为语言及生活习惯与众不同,又是村中唯一的杂姓。但在我们“小村”地位却是平等的。一是父亲本就喜欢友邻,二是此地唯一的邻居,三是孩子们的年龄相仿,容易相处。因此,家里有好吃的零食,做了别样的点心,新摘了蔬菜水果,父母都会让我们拿些过去。他们做了豆腐,腌了好吃的酸菜,也会让孩子拿给我们分享。记得他们做的豆腐特别鲜嫩,尤其是豆腐花超好吃,每次都给一大盆,浇上糖汁,我家个个吃得肚子滚圆。

我家的亲戚朋友多,相对零食也多。他们家很少有亲戚走动,零食自然少,加上读书成绩不理想,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久而久之,他们的孩子多少有点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受自尊心的驱使,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与我们保持距离。后来我们姐弟逐一离家外出工作,但父母依然与他们家保持着亲密的邻里关系。他们遇到困难会找父亲帮忙或出个主意,父亲想改变一下周围环境,也找他们帮忙,同心协力解决。即使有些生活习惯不同,都能互相包容,和谐共处,直到90年代末,父母举家搬到城里居住。

我们在城里安家立业后,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回去,即使回去也是来去匆匆,邻居家经常下田劳作了,有时一年都见不着面,如此经年。后来父辈渐渐老了,回家的次数更少了,他们家也发生了重大变故,大儿子和老父亲先后走了,两个儿媳妇先后改嫁,孙辈们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小儿子与年过八旬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更受人歧视。

前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将水泥路铺到我家门口。我与弟妹们商量,现在农村大搞环境美化,我们是否也趁机将老房子重修一下,巩固父母留下来的“根据地”?大家表示同意,并推举我回去主持维修工作。

离乡数年,面对闲置了20多年的老房子,感觉一切无从下手,幸亏还有老邻居在。邻居好酒,我托人买了10斤纯正“土炮”,加上点心和水果,虚心登门“求助”,实则重新联上断了多年的邻里情。见我这般诚恳,他十分感动,拍着胸脯说:“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尽管开口,不讲钱!”此举让我省去许多麻烦——备用水桶、锄头锤子、高梯矮凳、一应所需,随用随拿。尤其是刚铺了水泥的地面,需要连续几天多次洒水养护,他主动揽下这个活,省去我每天来回跑100多公里。我要给他人工费,他笑着说:“左邻右舍的,你们的事也当是我的事,帮点小忙,应该的。”房子前前后后修了大半年,这类“小忙”他帮了无数次。他还帮过大忙:一次傍晚请人拉来10吨水泥,准备第二天一大早铺地面,故没做任何防护措施,我就匆匆赶回城里吃晚饭,没料到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心想这10吨水泥怕有一半泡汤了。天亮赶回去一看,水泥被塑料膜盖得严严实实,一点没被淋到,不用问这是邻居做的好事!我诚心要请他吃顿饭,他还是那句话:邻里邻居,就当是兄弟姐妹,帮这点小忙,不值得提!

此后,我们每次从城里回老家,都会给这位好邻居带些好酒或好吃的,他也乐于接受。他地里有收获的瓜果蔬菜,也会摘些让我们带回城里,我们也很欢喜。一来二去,邻里情谊渐渐回复到了从前。

今年7月,无意中得知老邻居遭遇车祸,住进了市里医院。我赶紧约了兄弟前往探视。他刚做完第一次手术,局部麻醉,还痛得不能说话。他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前后做了3次大手术,总算捡回一条命。住院的这段时间,除了他亲妹和女儿陪护左右,只有我和几位弟妹抽空去探望过几次。而他的其他亲戚都没露过脸,更别说关心照顾了。这不禁让我对他生出几分怜悯——如此热情大方的人,本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可从小到大,命运给予他的冷漠与歧视,似乎远多于温暖与关爱。

打那以后,他对我们更亲近了。我们每次回乡下,他都像见到亲人一样兴奋,千方百计找点东西给我带回来。上次的“桦加沙”台风登陆过后,我怕老房子有什么闪失,就给他打电话,可一直打不通,真怕他出什么意外,心急火燎的赶回来,幸好房子没事,他也好好的!原来是台风刮断了网线,没信号,这才放下心来。这次匆忙,没买手信,他执意送我两罐新榨的花生油。

早几天他请我帮忙打听点事,还问我什么时候回村。我告诉他周六回去搞卫生,没想到他竟提前将一只养了4年多的老母鸡关起来,就等我回来拿。这份诚意让我十分感动,找出袋中仅有的几百块钱现金塞给他,可他坚决不收,还说认定我是阿姐,姐弟不谈钱。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怎能白要呢?

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友邻为亲,利己及人”的温暖,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朴素的邻里情谊是多么可贵!正如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爱,也许就藏在邻里间的一次问候或一次援手,简单却能消除隔阂,不经意间传递暖意。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