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个寒假回来,我往教室方向走去,突然发现高一教学楼门厅天花板的灯盖上,多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上前抬头细看,原来是一个新筑的燕子窝,燕子窝由泥巴构成,建造得十分精致,上边露出口子,窝外还夹带着灰白色的羽毛,燕子爸爸不时从外来叼来羽毛、包装带等柔软的物料,不停地填充着窝巢。
大约一个月后,只见燕窝边沿露出5只毛茸茸的小可爱,它们嘴角还是嫩黄嫩黄的,羽毛湿润,相互挤拥着、呼叫着。燕子爸爸不时从外面叼来虫子口对口地传递给燕子妈妈,而燕子妈妈根本舍不得吃,一刻也不停留,马上传给鸟巢里的燕子们。有时燕子爸爸叼来的虫子不够分配,个别小燕子争不到虫子,便张开大口,拼命地呼叫着……
大约又过了两个星期,我抬头发现那几个小黑点渐渐长大了,燕子妈妈呵护着雏儿引导它们飞出鸟巢,小燕子试探着伸出头来,勇敢地张开翅膀,奋力一冲,向蓝天飞去。可是有一只小燕子也许是因为胆小,也许是羽毛未干,不小心掉了下来。这时,课间正在走廊看热闹的同学们马上围了上去,有位细心的小女孩蹲下身来,轻轻地把小燕子捧在手心放到草地边上。在旁边屋檐上目睹这一切的燕子妈妈,一个飞箭似地俯冲下来,张开翅膀守护着小燕子。不一会工夫,小燕子终于鼓起勇气飞了上来,飞向另一座教学楼的屋顶上,这时同学们发出阵阵的掌声。
此后,燕子妈妈总会带着孩子们在学生早读的时候,围着教室的窗户不停地飞转,有时还飞到我们课室的窗户边上站一会儿,往课室里面瞧一瞧,有时又箭一般飞到另一栋教学楼去。同学们也总会把一些面包碎屑、或从草丛中抓到的小虫子悄悄放在草地花基的边缘上。小燕子们好似心领神会地飞下花基,嘴里叼走食物时还一个劲儿地回望着同学们,并发出欢快“吱吱”声。
冬去春来,燕子们总会迁徙到温暖的阳江安家觅食繁衍,美丽的校园杨柳依依惠风和畅,是它们的第二个故乡。
每天晨曦初露,燕子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早读。夜色朦胧,燕子们目送我们下晚自习离开教室楼,返回宿舍休息的匆匆背影。一年又一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而教学楼的门厅天花板上的燕子,总是一到春暖花开雨露滋润之际,就会准时返回这里安家。
时光流转,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燕子归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