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寿乡寻找长寿密码

□ 陈活兰

2024-06-24 12:13:08 来源:阳江日报

到阳西的山林中去,享受清新宁静,饱食富硒食品,做健康快乐的山林人。

到长寿乡寻找长寿密码

□ 陈活兰

阳江日报

一天,我正看着一个有关养生话题的资料,一组新闻数据惊艳了我的眼睛:“截至2023年年底,阳西县有百岁以上老人87人,占总人口的15.5位/10万位,超过‘中国长寿之乡’11位/10万位的标准。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1138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73%......”

啊,原来几十公里外的阳西已是“中国长寿之乡”了。正想约伙伴们到那里一探究竟,阳江市作家助力阳西的“百千万工程”采风活动启动了,我赶紧跟着踏上了采风之路。

天公作美,连续几天倾盆大雨,出行这天却天气奇好,不雨不晒恰到好处。在阳西县政府举行过启动仪式后,我们便正式踏上行程。参观完阳西一中、绿色食品产业园、厨邦公司后,我们的车便开始往塘口、新墟两处重点采访目的地奔驰。

奔驰在新乡道上的汽车,将我们带进了无边无际的绿色世界,田是绿的,山是绿的,地是绿的。一座座翠绿的青山踊跃着迎面扑来,山脚下一方方绿油油的花生地,一垄垄起伏的番薯,一块块青纱帐似的玉米地,一片片绿毯般的水稻田,都欢呼雀跃地向我们奔跑来了;龙眼、荔枝、黄皮等果树也一路飞奔而下了,张开怀抱与山脚的稻田、番薯花生地相拥相依。果树们并不高大,却十分茂盛,一棵棵,一行行,由高到低,布满每个低矮山丘,许多婆娑而浑圆的树冠已挂满果子,像穿了绿底衣裙的姑娘们在旋转着圆舞曲。放眼四望,整个山峦与大地好像是波澜壮阔的绿色海洋,在五月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下,它们绿得那么恣肆那么欢畅那么舒坦。这高高低低连绵不尽扑进我们的眼帘的绿,是阳西人民盛情送给我们眼睛的礼物吧,从电脑、手机里走出来的我们,欢喜地接受着这绿色的濡养,顿时舒畅无比。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不由得唱起了《多情的土地》,土生土长的文友陈老师介绍说:“这确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它对人们最深情的馈赠是珍贵无比的硒元素,每千克土壤的硒含量最高可达0.92毫克。眼前的花生、稻米和番薯等农作物都将是供不应求的富硒产品呢。”

“富硒产品?硒是什么元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我连忙打开百度查找。“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还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繁殖能力……”啊,这么多生物作用,我欢喜无比。富硒农产品有什么特别的样子呢?带着好奇,我们走进了富硒科普馆。透过玻璃,我们看到饱满滚圆的毛豆,色泽鲜红、肉眼能见香甜的番薯,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和赫赫有名的胭脂米。“胭脂米应该就是像胭脂一样漂亮的大米吧。”在看到实物前,我这样想着。但展现于眼前的胭脂米好像就是普通的红米,甚至比普通红米更普通,它并不很鲜红,纹路清晰,红中泛白,给人质朴结实的感觉。可是一看价格,却令我大吃一惊:每斤268元!塘口的胭脂米,代表了富硒产品的非凡价值啊!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阳西百岁老人超中国长寿之乡标准,原来就是这些富硒产品的功劳啊!”我感慨地说。

陈老师说:“这个当然,但是阳西各级政府对富硒土地的充分利用是起主要作用的,完成村道硬底化、鼓励撂荒耕地复种,推出乡村振兴示范带……一系列的举措规模化地带动了富硒农产业的发展,塘口人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他们大力种植了有机水稻、玉米、豆角等多种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家食用,更有大量出售,丰收时节,到这片土地‘抢购’的车辆往来不绝,真正实现“四野无闲田,土地产黄金”的美好愿望。”

我顿然领悟:长寿乡的第一个长寿密码是利用土地特色,发展富硒农产业,以富硒土地养民富民啊。

汽车继续在绿色山野中穿行,经过东水村居委会往西拐上更陡的山路,往东水山葵水尾茶场进发。途中,我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从没见过阵容如此强大的竹林啊!漫山遍野,全是翠竹,那连绵不尽,滔滔滚滚的翠绿啊,起伏着大大小小的绿色波浪,连绵的远方山脉,像起伏的波涛,波涛中有白色的旋涡,有飞溅的白浪,那是风吹竹子的摆动;近看天山一色,一簇簇竹子拔地而起,毛竹细瘦坚韧,麻竹壮实挺拔,丹竹修长贵气,它们簇拥交错,相偎相依,在山路两边组成了连绵不断的高墙。隔着密封的玻璃车窗,我看到弯腰俯身的竹子仿佛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我能感受到它们源源不断向我们释放着负离子。好想叫司机停车让我下来,与竹子相拥,深呼吸作一次致谢,以不负它们的深情美意。

带着一路萌生的激情,车子终于到达了东水山茶场。如果说竹山是翠绿的海洋,那么茶山就是碧绿的高原。那浓得化不开的绿,仿佛是大自然将无法抑制的厚爱张扬地倾洒,半人高的茶树茂密地结成一垄垄茶基,整齐地伸展在山坡上,好像是大山挥动着万千绿色的飘带。哦,不,那是勤劳智慧的创业者蘸着大自然的色彩手绘的蓝图。阳光明媚,清风阵阵,空气里弥漫着花草与茶叶混淆的芳香,我们贪婪地呼吸着。站在茶场旁的亭子眺望,这里的山景更让我们百看不厌:远山上轻盈缥缈的云雾多情缭绕,像白色的纱巾,使青山像少女般娇羞妩媚;东面山峰顶部稍平,却如大丈夫般高大威武,沉厚稳重。群山莽莽苍苍,望之蔚然而深秀,透过望远镜,可以望得到繁荫的佳木。有几间黄白的楼房山花般地点缀在山腰,我顿生羡慕:“那是什么地方,要是我也有一间房子在那里多好啊,只是上下山太不方便了。”陈老师说:“那是植林人的房子啊。不是有车么,不管山顶还是山腰,现在有村有屋的地方都有硬底路相通了,开车方便得很呀!”

突然,我发现一条白带样的东西若隐若现地蜿蜒在山间,慢慢隐在附近山林。拿起望远镜,才看清那是一道水渠,渠水正欢快奔流,像一群游逛于山间的孩子。在这么陡峭的高山修那么长的水渠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啊!难怪这里的竹林那么青,茶山那么绿,山花那么美,那是大自然与人类力量共同滋养的结果啊。山中静立,神清气爽,这里的每一口空气,都是养生的精华,住在这里的人,怎么不健康长寿呢?我似乎找到了阳西作为长寿之乡的第二个密码,那就是丰富的林业资源和一级优良的生态环境。

同行的张主任不无骄傲地说:“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阳西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提升。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1.79%,拥有2个自然保护区和4个森林公园,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云雾缭绕、巍峨壮美的鹅凰嶂,野花漫放、四季如画的桐油山,连绵成片、白鹭如云的程村红树林……都是旅游爱好者流连驻足的好地方啊!”张主任的讲述引起了我强烈的向往。我暗下决心:找个充足的时间,定要实地游览一番。

东水山茶是广东十大名茶之一。在风景如画的东水山茶场,我们听了茶场总经理林国忠介绍了茶场的创建历史,见识了红、绿、白等各种名茶的制作过程,增长了与茶叶相关的许多知识,并深切地感受到东水山茶厉害的提神醒脑功能——因为贪于它的口感味道,那天晚上,我不知喝了多少杯,到第二天晚上仍然精神抖擞。毫无睡意的这一天一夜里,我完成了采风的美篇图文,构思好了采风征文,完成了一个能顺利打开写作思路的开头——东水山茶的功能实在太强大了。这不得不让我将它与长寿乡的第三个密码联系起来。

好快啊,我们在东水山上仿佛只待了一瞬,时间已到了晚饭时间。下山前,茶场老板热情地带我们进入最后一个活动:当一回采茶姑娘,体验采茶的快乐。他告诉我们:新鲜茶叶是可做各种营养美食的,例如清香鲜美、提神益思的茶叶煲鸡,营养丰富、护脑益心的茶叶炒鸡蛋等等。大家纷纷进入茶垄采摘起来,男文友们有的拍照,有的唱着自编歌词的《采茶姑娘》,茶山上回荡着欢声笑语。我也学着电视里的采茶姑娘,双手飞快地采着,感到无比的舒畅和快乐。采着采着,突然好想当一名茶农,与山林为伍,与花鸟做伴,日出而作,日暮而归,自然氧吧里歌唱,鸟语花香中读书,岂不乐而康,康而寿乎?

啊,我找到长寿密码了,那就是到阳西的山林中去,享受清新宁静,饱食富硒食品,做健康快乐的山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