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秋雨

□ 陈政宏

2023-11-20 10:18:24 来源:阳江日报

雨滴在黎明时分敲响大地,嗒嗒嗒,淅淅沥沥,唤醒了还在沉睡的世界。掀开窗帘,伫立在窗前,淡然地望向外面。此时,雨裹着浓浓的云雾,和曙光一起,笼盖四野,有一种烟雾般的渺茫。推开窗户,一团清凉的细风扑面而至

品味秋雨

□ 陈政宏

阳江日报

雨滴在黎明时分敲响大地,嗒嗒嗒,淅淅沥沥,唤醒了还在沉睡的世界。掀开窗帘,伫立在窗前,淡然地望向外面。此时,雨裹着浓浓的云雾,和曙光一起,笼盖四野,有一种烟雾般的渺茫。推开窗户,一团清凉的细风扑面而至,深吸上一口气,感受这充满秋意的气息,倾听满是人生况味的雨声......

年少时,对雨有种别样的喜爱,尤其钟爱聆听雨声,不管是绵绵细雨还是狂风骤雨,我都喜欢听雨的悦鸣。特别是在秋雨霏霏时,那从天而降的小雨降临大地,就如同琴声一般动听,绵绵不绝,洋洋洒洒,飘渺而温润,仿佛在为优雅的芭蕾舞者伴奏,轻轻的,慢慢的,充满丝丝缕缕的情愫。闭上眼睛倾听,伴着节奏,随着音符,就像去到了一个布满棉花的柔软世界,让人很轻松、自在,烦恼也随着雨声慢慢消散。

步入深秋的雨,仔细去倾听,它带有一种独特的含蓄和细腻,不禁让人联想到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中国古典式浪漫,秋雨淅沥,欣喜中总是带着一丝丝惆怅。回想起青春之时,渴望邂逅,多少次幻想着跟随戴望舒的脚步,在朦胧寂静的“雨巷”里,遇见那个心仪已久的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缠绵雨丝里相逢,在含笑中挥手道别。秋雨之下,虽然有几分惆怅,但依然映衬出青春年华最美好的底色。

一转眼,即将迈入而立之年,再听秋雨时,情怀依旧,不过多了几分淡然和旷达。如果说朱自清所描写的春天,指的是新生婴儿,那么“秋”更适合形容人生经验逐步丰富、思想走向成熟的壮年之人。步入社会这些年来,我似乎学会了思考家庭关系,学会了如何去爱,懂得如何为自己和家人撑伞,在工作与家庭中,不仅有“雨打芭蕉听秋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体会,也吟出了东坡先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命感悟。再次倾听秋雨,也是能够体会收获成果的喜悦。

倏然想起,南宋词人蒋捷将人生巧妙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单纯听雨,就能够听出迥然不同的感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过往的经历浮现脑海,感悟在此间起止。走过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也经历了一些人生的历练,在不断前行的旅程中,沿途风景和阅历终将成为过往,不管如何,都要对未来抱有期望。

驱车回单位的路上,雨势渐大,雨刮器飞速摆动,视野所及是湿漉漉的一片,一帧帧雨景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掠过,快速映衬着城市的繁华和虚渺。雨中的人们想着什么呢?我不禁有些好奇。在古代,有一些官场失意文人,在悲观、郁郁寡欢之下,眼中秋天的景象是灰茫茫的,笔下的秋雨也就愁煞人。但我想,只要持平常心观秋景、听秋雨、用心感悟,必会同意唐代诗人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感慨。

正想着,车子已行至江边,于是下车漫行。撑着一把伞,行走在沿江路上。远处的群山,隐匿于一片雾色苍茫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眼前的漠阳江,一夜之间丰腴了,满满当当的江水,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簇拥着,微荡着,缓缓向前流动,宛如一条飘带,在微凉的秋风中延展游移,碧波泱泱,增添了几分成熟和理性的气质。此时此刻,淅沥雨声、奔流水声交汇成乐,饶有清趣,别诗意。听闻此声,让人心神俱醉

遇见这样惬意的景况,不禁轻喃起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此诗语言明净、轻快,颇有禅意,没有丝毫的烦躁之意。一个“空”字,更是透出心中那份空灵淡然之境,可称为“忘忧”也!思索之际,仿佛与古人对话,恍惚间,悟到了大自然的神气,不由得精神一振,便加快了脚步,带着秋水般沉稳自信的模样,回到生活的节奏中。

这场深秋时节的秋雨,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太过普通,普通到让人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但我觉得,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脱出来,看雨、听雨、品雨,与精神与心灵对话,纯粹而宁静,美好而空灵,内心亦隐约含有几分畅意。这——不仅是精神的汲取,更是生活的领悟,那么自然,那么欣喜,那么的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