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时代之变

阳江一中初中部七(3)班 谭铭博

2025-10-29 09:47:08 来源:阳江日报

周末,我陪爷爷去超市买米。收银台前,爷爷掏出手机,熟练地对准黑白方格——“嘀”的一声,付款成功。他笑着说:“现在真方便,扫一扫就行了。”“爷爷,您小时候没有手机,怎么买米呢?”我疑惑地问。爷爷回答:“

方寸之间,时代之变

阳江一中初中部七(3)班 谭铭博

阳江日报

周末,我陪爷爷去超市买米。收银台前,爷爷掏出手机,熟练地对准黑白方格——“嘀”的一声,付款成功。他笑着说:“现在真方便,扫一扫就行了。”

“爷爷,您小时候没有手机,怎么买米呢?”我疑惑地问。

爷爷回答:“那时候哪有这么多东西卖!就是买点米呀、肉呀、布呀,而且都得凭粮票、肉票、布票……”

爷爷的话让我想起爸爸集邮册里那些泛黄的小纸片:比普通邮票略长,印着“广东省通用粮票”,左侧标着“壹市斤”,正中是“为人民服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毛主席语录,下方落款“1968”。原来,那就是爷爷年轻时的“扫码支付”

爷爷说,每一张粮票都来之不易。当年他跟着生产队种地,秋天收下稻谷,先交足国家任务,剩下的按劳力分。分到的谷子要扛去粮管所,才能换回薄薄一张票。买米时,一斤票换一斤米,清清楚楚,半分不差。票不够,就得用红薯、野菜掺米,熬到月底。“那时候啊,”爷爷感慨,“每张票都得精打细算。哪像现在,手机一扫,什么都能买到。”

听着听着,我陷入沉思:从粮票到二维码,半个世纪的时光在方寸间流转。曾经,小小粮票维系一家温饱;如今,小小二维码连接世界每个角落。回到家,我把粮票和手机里的付款码并排摆好,请爸爸拍照。两个相隔半个世纪的“支付密码”,共同讲述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国家从贫困走向富裕,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

爸爸说,珍藏粮票,不是怀念苦日子,而是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一次指尖轻点的瞬间都值得珍惜。因为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几代人的不懈奋斗。

粮票会泛黄,二维码会更新,但方寸之间的时代印记永不褪色。从指尖摩挲的那一寸纸片,到指尖轻点的这一方屏幕,变的是支付方式,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方寸之间的变迁,正是伟大时代最生动的注脚。长江后浪推前浪,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指导老师:黎扬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