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救命药”变“致病药”

您家的小药箱该“体检”啦!
2025-11-15 12:41:25 来源:阳江日报

家庭药箱是每个家庭的健康“守护站”,但若管理不当,也可能埋下安全隐患。近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主管药师申玉婷,为市民提供了一份家庭常备药管理的实用指南,帮助大家科学“避坑”。■ 文/阳江日报记者 王

勿让“救命药”变“致病药”

您家的小药箱该“体检”啦!
阳江日报

家庭药箱是每个家庭的健康“守护站”,但若管理不当,也可能埋下安全隐患。近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主管药师申玉婷,为市民提供了一份家庭常备药管理的实用指南,帮助大家科学“避坑”。

■ 文/阳江日报记者 王抱雨

常见误区:三大问题困扰家庭药箱

误区一:药品混放,风险最高。

不少家庭药箱内药品杂乱混放,极易导致紧急情况下误取误服。例如,将外用药内服,或误服家人的降压药、降糖药,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其危害甚至超过服用过期药。

误区二:过度囤积,易造成浪费。

家庭备药应遵循理性原则。感冒类常备药每类准备1至2种,每种1至2盒即可;慢性病药品可适当备3至4盒。一次性囤积数十盒不仅浪费,更会增加药品过期的风险。

误区三:忽视有效期,迷信“将就可用”。

必须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过期药品应坚决丢弃,切勿抱有“药效只是减弱”的侥幸心理。药品有效期严格依据标注日期计算,过期后可能失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专业指南:构建家庭健康防线

1. 基础药箱配置清单

感冒与解热镇痛类: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亲子家庭需备好儿童剂型)及祛痰药。

消化系统类:止泻药、胃药,用于应对消化不良或急性肠胃不适。

抗过敏类:如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

急救药品:家中有老年人,应备有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防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

外用辅料:可适量准备创可贴、绷带、碘酒、棉签等应急使用。

2. 选购与阅读说明书的要点

对症选药:确保药品适应症与自身症状相符。

关注禁忌: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禁忌症”,例如胃溃疡患者需避开对消化道有影响的药物。

抓住关键信息:重点阅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储存条件”栏目,其他复杂信息可适当略过。

3. 科学服用,规避风险

严格按时:“一日三次”通常指每隔8小时一次;抗生素等药物对服药间隔有严格要求,必须遵守。

分清饭前饭后:胃药(如奥美拉唑)饭前服用利于吸收;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建议饭后服用。

警惕药物相克: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务必避免饮酒。所有药品的相互作用应参考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一栏。


妥善储存:为药品营造“安乐窝”

1. 核心原则

遵循“避光、密封、阴凉”六字诀。药品通常要求存放在温度不超过20℃的阴暗处,避免置于浴室等潮湿环境,以防变质。

2. 冰箱不是保险箱

切勿将所有药品随意放入冰箱。以胰岛素为例,未开封的应在0-8℃冷藏(非冷冻),已开封的则需常温避光保存。冷冻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使胰岛素失效。

3. 包装破损立即丢弃

未吃完或独立包装(如胶囊)已破损的药品,建议直接丢弃。包装破损后药品可能受潮变质,影响疗效。


管理原则:定期清理并注意分类存放

1. 建立清理习惯

家庭药箱应每3至6个月整理一次,核心任务是清理过期药品。

2. 过期药品正确处理

过期药品应通过医院等专业回收渠道进行销毁,避免随意丢弃或非法转卖。

3. 四大管理原则

原则一: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储存药品。

原则二:内服、外用、急救药品分类存放,建议使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

原则三:保留药品原包装,便于查询信息并保证密封性。

原则四: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新药箱。

家庭药箱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建议市民参照以上指南,为家中药箱进行一次彻底“体检”与“优化”,让常备药真正成为守护家人健康的“安心之选”。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