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试验区以综合改革成效助力“百千万工程”

“三大手笔”绘就全面振兴“新图景”

2025-08-24 09:26:09 来源:阳江日报

“三大手笔”绘就全面振兴“新图景”

海陵试验区以综合改革成效助力“百千万工程”

“三大手笔”绘就全面振兴“新图景”

阳江日报

在麻礼村中草药基地,农户给各类中草药浇水。 谭文强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王静

盛夏时节,海陵大地万物向荣,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连片的草药基地生机盎然,传统文化特色旅游打卡点已具雏形;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风貌带逐渐提升,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美丽村庄脱颖而出;推进“三大革命”优化人居环境,群众安居宜居幸福满满……

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海陵试验区综合改革向“新”而行、精准发力,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活水,精雕细琢扮靓镇村风貌,建设美丽宜居和美乡村,从产业夯基到环境塑形,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助力“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

激活“沉睡资源”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盛夏时分,记者来到闸坡镇麻礼村,看见半山坡上的中草药基地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在育苗中心,一排排标准化育苗大棚整齐地排列,每种药材都设置了金属指示牌。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向访客介绍研学活动、草药香包等文创产品。

“中草药示范区共计500亩,已有300多亩土地完成清表,种植了何首乌、巴戟天等16个广东省保护与保育的药材品种,项目首期计划种植340余种南药。”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有限公司经理黄婷婷表示,基地与国药集团、广药集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取联农带农的“订单式种植”模式,助力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基地提供草药苗,两年后再以市场价回收药材。目前,各地有200多名农户跟基地合作种草药,平均每亩每年收入1万多元。”农户陈文跃表示。

作为海陵试验区“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总投资8亿元,规划总面积1200亩,分3期建设。2023年,公司与麻礼村达成合作意向,因地制宜盘活山地资源,规划建设涵盖七彩药田、高山药海、中医博物展览馆等区域,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中药文化产业基地。

“基地租赁了村内300多亩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拿工资,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麻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月东介绍,项目建成后,既能吸引游客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孕育生机的“培养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以来,海陵试验区整合乡村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同质竞争”到“错位发展”,培育壮大南药、海红香米、海陵凤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绘就农文旅深度融合新画卷。

扮靓镇村风貌

共建宜居美丽家园

在闸坡镇平兰村,记者看到:一栋栋穿上“新装”的农房整齐排列;千余米的沥青路成为村内中轴线,串联起沿途的自然景观;昔日的“边角地”已建成停车场,崭新的文化广场投入使用……

“E3风貌带平兰段由中交四航局援建,统一外立面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也会主动维护房前屋后的卫生。”平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王保表示,当前已完成了17栋村民房顶美化、60余栋房屋外立面及外墙真石漆工艺施工,提升改造了1050米的路面,乡村整体风貌有效提升。

在推进风貌带提升的进程中,平兰村避免千篇一律,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将项目建在群众心坎上,推动形成协调有序、特色美观的整体风貌。针对群众反映的村内停车位不足的情况,充分利用早市摆卖点,按照固定时间卖货和停车;灯光球场利用率低,就重新布局修整,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垃圾桶放置点不合理,就新建“家门口”的特色垃圾房,村民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存放。在平兰村,每个人都是风貌整治提升的参与者,“共建共享”在该村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家的房子外墙比较破旧,重新整修后跟新的一样,家里人都挺开心的。现在村子变漂亮了,晚上吃完饭,村民们都喜欢去广场走一走,生活更惬意了。”村民曾翠影表示。

周边环境协调,镇村面貌焕新,可感可及的落地成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当前,海陵试验区聚焦“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正加快推进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海陵岛片区)、E3等风貌带建设,充分挖掘村庄的历史、人文、生态、产业等资源,突出风貌带主题风格,擘画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

人居环境焕新

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近日,闸坡镇那拿村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们齐抓共管,遵循“清理全覆盖,整治无死角”原则,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清扫村内道路和广场,疏通沟渠淤泥,持续擦亮环境底色,共建美好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时的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党员群众长期共同参与。”那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保光表示,那拿村构建“党建统领+全民参与+系统治理”工作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每月开展爱国卫生大清洁志愿活动,推动环境整治从“点上突破”向“全域提升”转变。

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是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记者在那拿村看到,村民家均配备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实行门前“卫生三包”,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实施全链条闭环管理。村内安装了10个生化资源利用池,将生活污水转化利用,实现废水变“肥水”。漫步乡间,天蓝、地绿、水清,村内道路和村民房前屋后整洁干净,目之所及皆为美景。

“我们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道路硬底化、绿化美化、‘六乱’‘三线’整治等各项工作,人居环境实现大变样。”苏保光介绍,每条自然村都安排了保洁员和一名垃圾运输员,负责日常卫生清洁和运输工作。结合垃圾处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治长清。

那拿村的变化,是海陵试验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2025年,“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海陵试验区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整治“六乱”超1.8万处,整治“三线”超300处,清理垃圾2.5万吨。镇村环境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跨越式升级,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