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2025-08-23 09:57:50 来源:阳江日报

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我市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阳江日报

■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通讯员/林宇星

近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在广州举行。其中,我市“广东新时代好少年”项文泳以清澈的童声唱响时代旋律,展示了我市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和精神风貌。这一幕,正是我市深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沃土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重要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持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形式载体,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引导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耕“精神沃土”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祖国未来的希望,正在茁壮地成长……”在漠阳大地上,原创童谣《粉笔》唱出了教师的坚守和奉献,用动人的歌声和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德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童心。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以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视角,面向社会征集原创MV作品。市文明办选送的原创童谣作品《粉笔》获评“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三等奖;选送的《仰望星空》获评“童声里的中国”2024年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二等优秀作品;市文明办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的荣誉。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新风貌、新姿态,也丰富了广大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十三年春风化雨,市文明办不断擦亮“厚德善行讲堂”好人宣讲品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民众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每年进机关、村镇、社区、企业、学校、部队等开展巡回宣讲,全市各级共举办活动逾900场,超过11万人次现场接受精神洗礼。

不仅如此,市文明办还通过大力选树“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积极发挥榜样力量,推动文明培育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我市9人获评广东“新时代好少年”,122人获评阳江“新时代好少年”。通过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活动,以及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织密保护网络

以“1234”权益保障模式护航儿童发展

我市始终围绕“六个好”创建标准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据统计,我市有全国文明校园3所、省文明校园3所、市文明校园225所、市文明校园先进学校140所、市文明示范校园10所,县级文明校园249所。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市中小学校百分百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为纵深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我市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活动。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市300多所中小学校共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5000多场,参与的学生超44万人次。各学校党组书记、校长共上“思政第一课”300多节,推荐“阳光思政”书籍100多本,建好“阳光思政”氛围学校200多所等,引导未成年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行为习惯,建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与权益保障同频共振。近年来,我市全面推动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着重打造“一条主线+两大平台+三社联动+四级关爱网络”的“1234”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品牌,不断增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福祉。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拓展“社会组织+双百社工+社区”的“三社联动”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为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提供政策宣传、安全教育、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关爱志愿服务。同时,依托“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精准排查救助儿童,利用广东省儿童福利业务系统,与多部门共享信息,健全困境、留守、流动儿童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并以“双百社工站+未保站”共建为抓手,动员多方力量,摸排到流动儿童3827人、留守儿童1985人、困境儿童17643人,实现困境未成年人“一人一档”。

如何充分发挥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协同作用?我市以建立健全市、县(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关爱服务网络作答,目前镇(街)一级实现全市48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00%覆盖;村(居)一级共配备儿童主任875人、“双百”社工940人,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常态化关爱服务,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照亮成长之路

打造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少年儿童心向党”为主题打造“阳光照童年”工作品牌,开展系列关爱未成年人活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市不断深化“红色”宣传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围绕“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主题开展亲子趣研活动。家风家教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深远,我市积极倡导“绿色”家庭文化,组织各县(市、区)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家风家教活动,推动乡村风貌提升。2025年以来,共建设“美丽庭院”13000多户、“美丽庭院”村11个。

聚力“蓝色”宣传教育,我市多部门深入社区、学校、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安全小课堂和普法宣讲,向未成年人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筑牢安全防线。针对困境儿童,还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招募邻家爱心妈妈4751名,专长爱心妈妈798名,湾区爱心妈妈30名,结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12374名;持续开展“姐妹情满十元捐”等援助项目,2025年以来共援助困境妇女儿童1009名,发放援助款33.89万元,让困难妇女、困难家庭、困境儿童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系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幸福。我市将以昂扬奋斗之姿,坚定不移地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