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网购送来的快递包裹,回到家打开空调,享受清凉后再到厨房拧开燃气准备晚餐,这是许多人结束一天工作后的样子。在这一系列的便利背后,是一群户外劳动者的付出:维修空调、巡检电力、配送快递、燃气检漏……他们用高温下的坚守,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便利。
高温下的坚守,是责任,更是奉献。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四路,探班空调安装维修工、供电巡检工作人员、快递员、燃气检测员等户外工作者,记录他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时刻。
■ 统筹/ 王雄基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王雄基 吴梦媚 梁驰
■ 图片/阳江日报记者 梁文栋 袁荣泽 王雄基 陈建华
7月17日上午,趁着太阳还不算太毒辣,南方电网广东阳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2班班长项冠邦,已经和同事敖健飞、邓家忠走在市区金鸡寺西侧山头的一条羊肠小路上。
这是一次台风来临前的特殊巡视。前一日,位于菲律宾东部的热带扰动加强为热带低压,预计在未来的20至22日给阳江带来暴雨到大暴雨的降雨过程。项冠邦和同事需要对这座山头上矗立的3座供电塔开展事前巡视,提前消除潜在的隐患。
巡视的小路除了供电人员外,几乎没有别的来客。炎热的天气里,他们身穿着长袖、头顶着安全帽、手上戴着劳保手套,把除了脸部以外的皮肤全都保护起来,以防草割、蚊叮、蚁咬。敖健飞和邓家忠走在前面,刀口向外握着勾镰,劈开疯长的野草。项冠邦背着水壶、应急药品、望远镜等跟在后头,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沿路的情况。
“这几座塔是110千伏金东线的一部分,负责向阳东区东城镇输送电力。”项冠邦介绍,这条线路属于三级线路,按照要求,他们要一年对其进行两次人工巡视,并每个季度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等设备进行一次通道巡视。
看着就在不远处的铁塔,队伍却在山里绕了几个弯,攀下两个一米来高的小悬崖,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在高压线路下方,邓家忠将测高仪对准高压线及其下方的树木,并向项冠邦汇报了检测结果:“树高7米,离线15米,距离安全。”
一座塔接着一座塔,检查是否塌方,结构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健康”。巡视工作顺利完成,项冠邦等人原路回到山脚下,从车里取来干净的长袖——身上的那件早已湿透。为了防暑,他们带足了饮用水,备好了藿香正气口服液。但最好的防暑办法还是提前做好计划:早点进山,最好在中午12时前下来。
这条线路只是输电2班负责线路中的一小部分。从阳西县儒洞镇的海岸边,到阳春市河口镇的深山,他们的足迹遍布阳江每个县(市、区)。“574.08公里。”项冠邦说,这是9个人的2班,守护的供电线路总长度。
像这样在烈日下“全副武装”翻山越岭的“2班”,阳江一共有11个。7月17日晚上9时48分,阳江电网用电负荷继今年16日晚上10时23分首创新高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达308.373万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295.257万千瓦)增长4.44%。“2班”们的脚步,为阳江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您好,我们是燃气公司的检测员,今天来给您家做夏季安全检查。”7月16日上午10时,室外温度已飙升至38℃,阳光炙烤着大地,燃气检测员李孔香带着检测设备,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透了蓝色工装的后背。她一边擦汗,一边向居民周阿姨说明来意,这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
进入居民家中,尽管空调吹散了些许热气,但她肩上的工具包依旧沉甸甸的。打开工具包,她熟练地拿出检漏仪等“吃饭家伙”。“夏季气温高,燃气管道和阀门容易因热胀冷缩出现松动,加上居民使用空调时门窗紧闭,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检漏仪探头靠近燃气表接口,见仪器屏幕上的数值稳定在安全范围,她才松了口气。
在厨房检测时,灶台周围的温度比客厅高出近5℃。李孔香蹲在地上,仔细检查连接软管的老化情况,手指触摸到金属管道时,能明显感受到烫手的温度。“您家的软管已经用了两年多,虽然还没到更换期限,但夏季温度高,软管老化速度会加快,建议多留意是否有变硬、开裂的情况。”她一边拍照,一边认真写下检查结果,并向周阿姨讲解夏季用气注意事项。
走出周阿姨家时,正午的阳光更加刺眼。李孔香仰头喝了半瓶矿泉水,瓶身外壁的水珠很快被高温蒸发。“最热的时候,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上面能看到一圈圈盐渍,但只要想到能让居民安全用气,这点辛苦不算啥。”她告诉记者,每天从早上8时到傍晚6时,他们平均要完成30户的入户检测。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检测时,没有电梯的楼栋成了最大挑战,一天下来要爬近千级楼梯,步行超过1万步。
除了入户检测,户外检测的“烤”验对她来说也早已是家常便饭。在小区燃气管道旁,李孔香正蹲在角落里操作检漏仪。地表温度超过40℃,柏油路面仿佛要融化,热浪从地面直冲脸颊。她手持探头沿着管道接口缓缓移动,眼睛紧盯着仪器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泄漏信号。“户外管道经过暴晒,接口处的密封垫容易老化,必须一寸一寸排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据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夏以来,公司已组织16名检测员开展“夏季安全攻坚行动”,重点对老旧小区、高层住宅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累计入户检测2.26万余户,发现并整改软管老化、接口松动等安全隐患442处。“为了保障检测员的健康,我们调整了工作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同时配备了防暑药品和清凉饮品,但大家都主动申请把检测任务往前赶,就怕耽误居民的安全。”该负责人说。
傍晚6时,夕阳的余晖依旧滚烫。李孔香完成最后一户检测,在单元门口的树荫下整理记录。此刻,城市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响,这些平凡的烟火气背后,正是燃气检测员在高温下的默默守护。
“预计未来几天,我市天气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5℃或以上。”7月16日,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提醒人们防暑防晒。这一天,微信名“阳春空调小哥”的黄伟峰一直忙到了晚上12时,做了两单生意。
第一单生意在阳春市中汇星座小区的17楼。当日下午2时许,黄伟峰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和助手拉着两大箱子的工具来到业主许先生家,和许先生沟通安装空调的事宜:一台3匹的立式空调装在客厅,外机直接放在阳台即可;一台1.5匹的挂壁式空调装在卧室,需要师傅高空作业安装外机。
许先生家户型坐东朝西,阳光猛烈地照进客厅,将正在给空调管缠绕胶带的黄伟峰晒得满脸通红。许先生挪来风扇对着黄伟峰开足转速,也没能挡住他脸上的汗汇流至下巴不时地滴落。装好立式空调已经到了5时,“重头戏”才刚刚开始。黄伟峰穿戴好高空作业装备,将绳索固定在锚点后从卧室的窗户钻出,在50多米的高空中将外机一点点吊装至窗户下方预留的平台上。
高空中的黄伟峰斜着身子踩在外墙上,宛如漫威电影里飞檐走壁的蜘蛛侠,但他必须动作稳健,按部就班地操作,确保安全。他的身上绑着两根粗壮的绳索,动力绳用来承载重量,静力绳用来在意外中保命。这两根绳索非常昂贵,一根的价格是2000多元。加上安全锁、止坠器、多功能滑轮等,黄伟峰这身行头就价值1万多元。
在许先生家忙完,黄伟峰和助手收拾工具,又赶去了河西街道的另一户业主家。直到晚上的12时,他才终于忙完一天的工作。“5月份开始就忙得不可开交了。”黄伟峰介绍,他每年安装或维修的空调数量有四五百台,天气越热,他越忙碌。最近这阵高温天气,他接到的活多到忙不过来。
在给顾客送去清凉的黄伟峰却是怕热的人。“最害怕热射病,比中暑还要严重。”黄伟峰说,比赚钱更重要的是“保重身体”,气温实在太高,他也会拒绝户外作业。
在许先生家,装好外机的黄伟峰从窗户钻回了卧室。工作进行到最后一个步骤:他拿起遥控器,对着空调按下开关测试——空调出风口随即打开,将第一缕凉风送到了他的身上。
网购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当多数人待在空调房里“动动手指头”就能享用到物品时,快递小哥们却在烈日下奔波,40岁的冯文亮便是其中之一。
7月15日早上7时30分,室外温度已慢慢突破30℃,再加上阵雨的突袭,更显得闷热难耐。冯文亮早早地抵达顺丰速运坪郊网点分拣场,分拣、扫码、装车,动作一气呵成。不到半小时,他的后背已洇出一片汗渍。“现在还算凉快,中午车厢里温度能到40℃,座椅都烫屁股。”他抹了把汗,把清凉坐垫放到座椅上,跨上电动三轮车出发。
冯文亮负责配送的区域包括中国刀具城、金雅苑小区、南兴小区等。尽管现在很多小区都设有驿站或代收点,但选择顺丰速运的人大多都看中了“送货上门”这一项服务,因此冯文亮每送一份包裹,依然需要爬楼入户。从车上把快递拿下来,或走到电梯口上楼,或碰到楼层低的快递便干脆跑上去,一眨眼的功夫,冯文亮上上下下跑了5趟,胳臂和额头上的汗水从未消失。
“您好,您有快递到了,请问在家吗?”在金雅苑小区门口,冯文亮一手拿快递,一手拿手机,电话联系客户。“最近天气炎热,大家网购消暑电器、雪糕、清凉饮料等物品的频率大幅增加,包裹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分量都不轻。”冯文亮抱着装有雪糕的泡沫箱,爬楼的脚步片刻也不敢耽误。他喘着气将雪糕快递交到客户手中,还不忘叮嘱“赶紧放冰箱”。
高温的热浪裹挟着汗水,让他的衣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天气,衣服湿透三次就能结出盐花。”下楼时,他撩起衣角拧出一串汗珠打趣地说。“咕咚咕咚……”坐上车后,冯文亮便立即打开保温杯,开启了畅饮模式,如此下来,一个容量1升的保温杯也只能维持一个上午。喝完水后,他拿着毛巾擦拭脸部的汗水,不让汗水流入眼睛内,影响驾驶。
当天下午2时30分,地表温度升至一天中的峰值。冯文亮开启第二轮配送工作,他一天要送约130件包裹。送货过程中,有便利店老板塞给他一瓶饮料,想让他歇会儿,他摆摆手,转身从车厢拿出两件快递:“还有两家等着呢。”这样的温情时刻支撑着他。有住户收到快递会说声“谢谢”,有商户主动提出“放店里就行,不用跑上来”。冯文亮说,尽管工作辛苦,但每次看到客户在平台上确认收到包裹,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到来,顺丰速运粤西区工会会定期到网点开展“送清凉”活动,为一线快递员煲凉茶、绿豆汤消暑降温,还会准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冰袖、医用包等防暑物资,帮助户外工作的快递员抵御高温侵袭。对此,冯文亮满是感激:“感受到大家对快递员的关心,我也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高效地完成配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