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官文婷 通讯员/谭兴孚)入夏以来,高温天气一波接一波,全国多地热到破纪录,网友纷纷吐槽“出门热到中暑”。记者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期该院中暑患者数量不多,但高温天气下,市民要警惕中暑会发展为致命性的热射病,特别是户外作业者要做好防暑措施。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曾文介绍,当暴露于高温环境时,人体散热功能障碍,引发头晕、口渴、多汗、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这种情况称为先兆中暑。中暑由轻到重,一般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在先兆中暑时,就要提高警惕,尽快到阴凉、通风环境处休息,同时补充适量盐水。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发展成轻症中暑甚至重症中暑,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多器官的损害,发展成热射病,危及生命。
“从先兆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个小时。”曾文解释,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状态,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或强体力劳动引发体温调节失衡,产热大于散热,人体的核心体温升高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外卖员、建筑工人、工厂工人等高温环境、强体力劳动工作者,往往是热射病高发人群。
持续高温天气下,不少市民习惯通过喝冰水来快速降温解暑,对于这种做法,曾文表示,在出现中暑症状时,适量喝些清凉饮料确实能为身体降温,缓解身体不适。但注意不要猛喝冰饮,特别是剧烈运动后,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喝大量冰水或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急剧上升,有可能引发冠状动脉、脑血管等发生痉挛。同时,要注意出汗后不要立即洗冷水澡,人体处于体温升高的状态时,冷水的刺激会使皮肤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日常生活中,市民该如何预防中暑?曾文建议,市民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可能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外出,避免长时间的直晒。如无法避免,要更加注意身体变化,必要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在室内要保持通风,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日常要注意补充水分,可适量喝淡盐水;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避免熬夜,作息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