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陈海涛 通讯员/张弘豪)7月16日,阳江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再次生效,预示着高温持续。当天,全市大部最高气温在33℃到36℃之间,阳春个别乡镇录得37℃及以上高温。许多市民总感觉体感温度比天气预报的还要高,这是什么原因?
“气象的观测环境和个人在室外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人们常常感觉预报的气温跟体感不一样。”市气象台天气预报员梁家杰说,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然而,在同一座城市内,百叶箱中和水泥路、柏油路上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可能会高4℃至5℃。路面情况、周边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测量温度的不同。
“至于每个人感受到的温度,即体感温度,不确定性更大。”梁家杰说,体感温度是每个人和外界空气接触后感觉到的温度,受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气压、风力、湿度等。首先,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譬如身处公园还是闹市区,位于通风还是密闭的环境中,对温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次,体感温度和大气湿度关系密切,只要气温达到33℃左右、相对湿度达到80%,人就会感到非常闷热。今年受南海暖湿气流的影响,水汽输送非常充分,造成相对湿度较大,容易出现“桑拿天”。这也是近期市民对闷热体感更强烈的原因。
据市气象台预测,未来六天前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市以晴热天气为主,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35℃到36℃(阳春部分乡镇可达37℃或以上),紫外线强;中后期转受热带系统影响,有一次明显的风雨过程,届时高温有所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